当前位置:百问十五>百科知识>克里特岛战役

克里特岛战役

2024-10-08 12:37:36 编辑:join 浏览量:540

克里特岛战役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德语:Luftlandeschlacht um Kreta,希腊语:Μάχη της Κρήτη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腊战役的一部分,爆发于希腊克里特岛的战事。战斗开始于1941年5月20日早上,德国发动代号“水星行动”(德语:Unternehmen Merkur)的军事行动,空降入侵克里特岛。防守该岛的为希腊抵抗军及盟军。经过首天的战斗,以英军为首的盟军承受了极高的伤亡,却无法有效阻断德军的进攻。第二天,由于盟军方面的通讯出现问题,导致盟军指挥官无法及时掌握战况,致使岛上西面的马莱迈机场落入德军手中,令德军得以大量空运增援部队,在数量上压倒盟军并最终完全控制克里特岛。克里特岛战役在三个方面都是空前的:它是历史上首次的大规模空降作战;它是盟军首次利用被破译的德军恩尼格玛密码机获取情报的作战;它是德军首次遭遇当地平民大规模抵抗的战役。

1941年5月20日至6月1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尔干战役中,德军为夺取克里特岛而于实施的战役。战役代号“水星”。

德军统帅部在占领希腊后决定攻占克里特岛,因该岛对夺取地中海东部和爱琴海的制海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战役企图规定,使用先遣空降兵首先夺取岛上的3个机场,以利主力在该岛顺利实施机降。同时计划派出登陆兵实施登陆并从海上运送重型武器装备。参战军队计有;空降兵第7师、山地步兵第5师和若干独立部队(共约2.2万人),第4航空队第8和第11军(轰炸机433架、战斗机233架、运输机500架、侦察机50架、运输滑翔机72架);登陆兵(约7,000人)和各种舰船70艘。由第4航空队司令勒尔上将负责统一指挥。攻击开始时克里特岛守军有英军3万人(主要是由希腊撤至该岛的远征军士兵)和希腊军队1.4万人。守岛军队装备低劣,火炮不足,完全没有飞机,坦克仅有6辆。任卫戍司令官的新西兰弗赖伯格将军将兵力分散配给该岛4个防区。英军统帅部估计德军会首先派登陆兵登陆,因此,特别重视海军的抗登陆防御。英军地中海舰队所属各编队(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9艘、舰队驱逐舰20余艘)负责遂行此一任务。法西斯德军在大陆和各岛屿上的空军基地距克里特岛不远(120—140公里),因而可以保障在战役中广泛使用空降兵。

5月20日晨,德军伞兵在航空兵对英军克里特岛阵地实施密集突击之后在马莱迈、雷西姆农、伊拉克利翁等机场地域和哈尼亚市进行伞降,遭到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德军付出重大损失的高昂代价才得以在马莱迈和哈尼亚地域站稳脚跟。5月21日,德军统帅部乘胜用飞机和滑翔机将山地步兵第5师空运到此。该师所属部队和残存的伞兵分队在航空兵积极支援下向该岛内地发起进攻。同时,德军统帅部还企图从海上实施登陆,但由于遭到英国海军抗击登陆未能成功。

英国舰队在敌人掌握制空权的条件下,未能给予遭受重大伤亡的守岛部队以重大援助。5月23日,部分英舰遭德军航空兵突击受重创,遂停止在克里特海域巡逻,撤向亚历山大。5月28日夜间,英军开始由该岛向埃及撤退。5月29—31日,共撤出官兵1.8万名。克里特空降战役中,德军被击毙和失踪约4000人,受伤2100余人,损失飞机220架,其中运输机119架,以及大量舰船。英军损失1.5万余人,其中被击毙1742名。英舰队损失很大:3艘巡洋舰和6艘雷击舰被击沉,许多舰只被击伤,其中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6艘、雷击舰7艘。希腊损失装甲舰1艘、舰队驱逐舰12艘、鱼雷艇10艘和75%的商船,伤亡和被俘1.5万人。希腊守岛军队亦遭重大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东临黑海和爱琴海,西濒亚得里亚海,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对于轴心国的德国、意大利而言,占领了巴尔干半岛既可以有效控制东地中海,进而威胁英国在近东、中东和北非的殖民地,又能封锁苏联的黑海出海口,从南翼进攻苏联;而且还能切实保护其生命线--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免受英军飞机的空袭。

正因为如此,意大利于1939年4月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后,又于1940年10月28日发动了对希腊的进攻,最初曾一度迫使希军后退五六十公里,但希军在英军的支援下,很快阻止了意军的攻势,并于12月将意军一举赶出了希腊,还乘胜追击,占领了阿尔巴尼亚的部分领土。

1941年初,意大利再次发动进攻,仍未能取得突破,双方形成了僵持局面。

1941年4月6日,即南斯拉夫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次日,纳粹德国未经宣战就向南斯拉夫发动了进攻。同一天,德军以两个集团军,计22个步兵师、8个坦克师和5个摩托化师,共35个师约四十万人,在意军配合下也对希腊发动了进攻。

4月9日,德军攻占了萨洛尼卡,迫使希军东马其顿集团军投降,并对在意希战线上的希军和英国远征军形成了包围态势。

4月12日,希军开始从阿尔巴尼亚撤军,但为时已晚。

4月18日,希腊首相科里西斯自杀,国王乔治二世摄政,他见已经无法阻止德军的推进,下令希军向南部港口撤退。部分希军还未到达目的地,就被德军追上,被迫投降;部分希军随同英国远征军进行了一次类似于敦刻尔克的撤退,经海路退往克里特岛和北非。

4月27日德军进占希腊首都雅典。

4月29日德军到达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南端,占领了整个希腊大陆。

显而易见,德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克里特岛了。

克里特岛,位于东地中海,正处在爱琴海与地中海的交汇处,面积约820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岛,也是爱琴海的最大岛屿。西距马耳他岛约810公里,东距塞浦露斯岛约520公里,西北距伯罗奔尼撒半岛仅90公里,南与北非重镇托卜鲁克隔海相望,距离约360公里,东南距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约560公里。在军事地理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占有该岛,即可控制东地中海,利用克里特岛为基地,海空力量将对南欧、北非都将构成严重威胁。所以,早在1940年5月21日,英国与法国和希腊协商后,决定一旦意大利入侵希腊,英法就出兵保卫克里特岛。同年10月,意军入侵希腊后,英国就向克里特岛派出了地面部队和飞机,但由于英国此时要应付轴心国在几个战场上的攻势,实在力不从心,派出的部队规模比较小。

克里特岛东西长约257公里,南北平均宽约32公里,最窄处宽仅11公里,最宽处也不过60公里,是个狭长形的岛屿。全岛地形崎岖不平,遍布连绵起伏的山地,从西到东依次有白山山脉、伊达山脉、腊西提山脉和希提亚山脉,这些山脉的主峰海拔高度都在1800米以上,而且陡峭难行,众多东西走向的山脉,使得岛上的河流都是南北流向,而且非常湍急,对部队的东西方向运动构成了严重的天然障碍。

全岛只有在北部首府干尼亚附近有一条狭长的平原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岛上主要的港口和锚地苏达湾、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都在这片平原上,其中苏达湾水深湾宽,北面又有阿克罗蒂里半岛作为天然的屏障,是全岛最理想的避风港湾,可以停泊大型水面军舰。所有这些港口的规模、设施都不大,只能满足本岛的日常需要。

英军进驻克里特岛后,进行了机场建设,但岛上三个机场都比较简陋,充其量不过是前线机场。其中的伊腊克林机场条件最好,能起降各型飞机;干尼亚以西16公里的马拉马机场,只能起降战斗机;雷西姆农机场情况最差,还未能完工。正因为如此,岛上机场数量少,设施简陋,英军无法组织起有效的空中掩护。但这些机场,却对德军在登陆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岛上只在北部有一条公路,而且路面狭窄,又多急转弯,公路上的桥梁承重量都不超过7吨,无法通行重型卡车。总之,岛上交通不便,通信联络也比较困难,这都给英军的抗登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克里特岛的4、5月间的气候通常是晴朗少雨,这种气候对于掌握制空权的德军是非常有利的。

这样看来,克里特岛只有北部适于登陆,该地区从海岸开始全是连绵的丘陵地带,中间夹杂着一些或宽或窄的谷地,这种地形将限制防御部队的机动,使其容易遭到登陆部队的迂回攻击。总而言之,从地理上讲,克里特岛的防御态势非常不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德军统帅部在巴尔干半岛的作战中并没有一个全盘计划,当德军占领希腊本土后,希特勒原准备就此结束战役,但德国空军的一些将领却在考虑以空降突击手段夺取克里特岛。

这一计划最坚决的主张者是第11航空军军长斯徒登特中将,他是德国空降部队的创建者,第11航空军的建制里就包括德军当时的全部空降部队。他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组织准备和几个月的筹划,打算在克里特岛实施一次大规模空降作战,以此来证明空降部队不仅仅是战术意义上的突袭部队,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兵种;同时证明空降作战理论的正确性,作战计划上报第4航空队司令洛尔上将后,洛尔考虑的是以克里特岛为基地的英国飞机可以袭击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与其日后被动应付英军的空袭,不如现在攻占克里特岛以免后患,便于4月15日将作战计划呈报空军总司令戈林元帅,戈林正急于寻找机会打败英军,恢复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遭受严重打击的声誉,随即同意了这一计划,并于4月21日和斯徒登特一起前往最高统帅部,向希特勒面陈。

希特勒批准了这一计划,在征得意大利同意后,于4月25日下达了第二十八号训令:以空军第11航空军所属的空降兵部队为主,执行攻占克里特岛的使命,作战代号“水星”,战役发起时间最迟不得超过5月中旬。

德军战役总指挥是第4航空队司令洛尔上将,参战部队为空军第8航空军和第11航空军,以及海军的东南舰队。

第8航空军是一支飞机机型齐全,数量可观,具有极强战斗力的航空兵部队,军长为里希特霍芬中将,共拥有飞机808架,其中战斗机230架、水平轰炸机223架、俯冲轰炸机305架、侦察机50架,现驻扎在希腊和保加利亚,负责夺取战区制空权和为空降兵部队提供航空火力支援。

第11航空军建制里编有第7空降师、第22机降师和滑翔突击团,是德军当时全部的空降部队,全是精锐之师,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官兵大多具有空降作战的实战经验。可惜,第22机降师因缺乏交通工具,滞留在罗马尼亚,无法按时到达希腊集结,德军统帅部只得临时将正在希腊的第5山地师划归第11航空军,代替第22机降师的作战任务。第5山地师尽管也是德军的精锐部队,但没有经过系统的机降作战训练,与空降部队的协同也没有第22机降师那样默契熟练。上述两个师又一个团,总数约3万人。担负空中运输的,是第11航空军所属的约500架容克-52运输机和80架滑翔机。

海军的东南舰队集结了包括驱逐舰在内的约70艘舰船和约200艘摩托舟艇,负责运送7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在克里特岛登陆,并为战役提供海上支援。

德军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洛尔和斯徒登特对空降部队的使用产生了分歧,洛尔坚持认为应集中在马拉马和干尼亚两地空降,以确保兵力数量上的优势。而斯徒登特却根据战争初期在挪威和荷兰的空降作战经验,认为应在多个目标同时空降,以造成敌军的混乱和无法相互支援,他坚持在克里特岛上的七个地点同时空降,然后像油渍扩散那样扩张战果,直至占领全岛。两人各持一词,互不相让,无法取得一致,便将各自的计划上报戈林,戈林采取了折衷的方法,攻击当天上午在马拉马和干尼亚两地空降,下午则在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空降。

德军的具体部署是: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战斗群,迈恩德尔上校指挥的滑翔突击团为西部战斗群,在马拉马空降,夺取马拉马港和机场;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中将指挥第7空降师之伞兵第3团和第2团(欠第2营)为中部战斗群,在雷西姆农和干尼亚空降,占领机场、干尼亚和苏达湾;布劳尔上校指挥第7空降师之伞兵第1团和伞兵第2团2营为东部战斗群,在伊腊克林空降,夺取伊腊克林机场。第5山地师为预备队,机降或海运上岛增援。岛上作战由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统一指挥。

出发机场为希腊南部刚刚赶修出来的六个简易小型野战机场,空降距离250公里。由于飞机数量不足,空降只能分批进行,第一批运送滑翔突击团和伞兵第3团,分别在马拉马和苏达湾空降;飞机返航后再运送伞兵第1、第2团,在雷西姆农、干尼亚和伊腊克林空降。计划当天夺取三个机场和干尼亚,然后机降预备队,由东向西发展攻击,占领全岛。斯徒登特的指挥部开设在希腊雅典的一个旅馆里,负责全局指挥。

德军从4月25日起开始进行战前准备。由于空降部队大多在德国本土,首先一个难题就是部队的开进和集结,第11航空军的部队先搭火车到达罗马尼亚,再换乘卡车前往希腊,途中为了让参加对苏联作战的第2装甲师优先通过而在马其顿的山区停留了足足三天,--直到5月14日,第11航空军的部队才在雅典附近集结完毕,开始战前训练,一些部队还进行了夜间空降训练。

此外,德军担负运送空降兵的运输机从巴尔干战役开始起就一直执行空运任务,高强度的频繁使用,运输机的机身和发动机都急需检修,5月1日起,第11航空军所属的运输机全部飞回德国,进行检修保养,数家飞机制造厂经过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将493架容克-52运输机检修完毕,其中大部分飞机还更换了发动机。5月15日这493架飞机在希腊南部的出发机场集结完毕。

所有战前准备中最大的困难是燃料问题,493架运输机需要往返三次才能将空降部队运到克里特岛,这样共需要300万公升的燃料,而这些燃料都还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外的油轮上,直到5月16日,连一滴燃油也没有运到机场,因为科林斯大桥被炸毁后堵塞了运送燃料的油轮所必经的海峡,5月17日,第11航空军后勤部长塞布中校用飞机接来了潜水员,才将航道疏通。5月18日油轮驶入比雷埃夫斯港,然后立即将燃料分装到200公升的油桶里再用卡车运往机场。原定5月18日开始的攻击不得不延迟两天,但直到5月19日深夜,还有几个中队的运输机没有得到燃料,此时距离预定的出发时间只有五个小时了,就连参战的空降兵也加入到运输燃料工作中,他们将油桶运到飞机旁,用手摇泵为飞机加注燃料,总算完成了攻击准备。

5月14日,北非德军发动了攻势,以牵制北非英军,使其无力支援克里特岛。同时,对克里特岛进行了战前侦察和航空火力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5月20日凌晨二时,德军第一批伞兵在克里特岛着陆,这是空降引导小组,负责用发光信号标示空降地域,接应后续部队的空降。

  空降开始

凌晨三时,德军第一攻击波的官兵起床,三时三十分开始登机,四时三十分运输机和滑翔机开始起飞。因为起飞机场是土质的野战机场,每次起飞都会扬起漫天尘土,所以德军预先在机场跑道上用洒水车洒水,但依然无济于事,六个出发机场上由于连续不断的起飞作业,扬起的尘土竟然高达近百米,给起飞造成了不小困难。运输机以12架为一队,在空中编队后,以300米高度220公里时速向克里特岛飞去。接近目标时,飞机下降到30米的低空,贴着海面飞临空降地域。

五时,德军第8航空军向克里特岛的马拉马、伊腊克林机场和干尼亚市区进行了猛烈的航空火力准备。

七时许,运载西部战斗群的机群飞临马拉马机场。该战斗群是由迈恩德尔上校指挥的滑翔突击团组成,突击团共辖四个营,其中的第1、第3营乘滑翔机着陆,第1营选择的着陆地点是塔威拉尼蒂斯河河谷,英军认为这片河谷比较狭窄,而且到处是石块,不可能作为着陆场,所以没有设防。德军滑翔机以60公里时速侧滑着陆,河谷高低不平,又多石块,德军80架滑翔机有部分在着陆中坠毁,但大部成功着陆,伞兵随即集合起来,主力从西面向机场发起攻击,另一部分则向塔威拉尼蒂斯河大桥攻击,该桥是横跨塔威拉尼蒂斯河,连接东西海岸的唯一一条公路上的唯一一座桥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七时三十分,德军经过激战,终于夺下了大桥。

第3营在机场以东的公路上着陆,此处正是新西兰军第22营和第23营的预设阵地,德军在着陆时遭到了密集的火力射击,伤亡异常惨重,全营的所有军官和三分之二的士兵阵亡,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第2、第4营乘运输机在机场附近实施伞降,伞兵在时速185公里120米高度跳伞,英军用20毫米机关炮、机枪、步枪甚至手枪,向空中缓缓下降的伞兵猛烈射击,德军伞兵则用随身携带的手枪、冲锋枪向地面还击,着陆后立即陷入了激烈的战斗,根本无法集合成建制单位,到处是单兵或小分队的混战,伞兵伤亡巨大,情况被动。

西部战斗群的指挥官迈恩德尔上校在着陆时负了重伤,但他仍坚持指挥战斗,原计划是在机场东西两翼着陆实施钳形夹击,但由于第3营几乎全军覆没,迈恩德尔上校只得改变计划,调整部署,先攻击机场附近的制高点107高地,再居高临下攻击机场。107高地由新西兰第22营防御,该营在高地上构筑了大量巧妙伪装的阵地和火力点,德军战前的空中侦察根本没有发现,现在伞兵的攻击遭到了极为顽强的抵抗,损失很大,却毫无进展。

第一批空降的部队还有在克里特岛首府干尼亚附近的加拉图斯地区着陆的中部战斗群的伞兵第3团,该团由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中将亲自率领,谁知起飞才二十分钟,萨斯曼和师部乘坐的滑翔机拖索被一架战斗机撞断,滑翔机失控坠毁,萨斯曼和师部成员全部丧生。萨斯曼从滑翔突击团临时借来两个连,用于夺取干尼亚附近的高炮阵地,其中一个连遭到猛烈炮火射击,有3架滑翔机被击落,其余滑翔机也降落的非常分散,着陆后无法集合起部队完成任务。另一个连5架滑翔机降落在高炮阵地附近,机上的官兵经过惨烈的白刃搏斗才夺取了高炮阵地,而余下的3架滑翔机竟然降落在干尼亚市中心,官兵拼死苦战杀到了高炮阵地才与主力会合。

伞兵3团搭乘容克-52运输机在加拉图斯的伞降情形也很不妙,由于守军施放的烟幕和地面飞扬的尘土,加上猛烈的对空火力,使得飞行员无法找到预定的空降地域,致使伞兵的着陆散布面积非常分散,而且降落过程中一面受到了密集火力的射击,一面是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上着陆,损失颇大。

伞兵第3团3营正降落在新西兰军第4旅的防区,几乎被全歼。1营和2营虽未遭到灭顶之灾,但也在英军的压力下被迫就地构筑工事,只有防守之功,全无进攻之力。

下午,新西兰军第4旅以一个营的兵力向德军残部发动了反击,但未能奏效。

由于通信中断,在雅典的斯徒登特根本不知道德军的第一攻击波遭受了严重挫折,他只能按照预定计划组织第二攻击波,向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实施空降攻击。

...查看更多

克里特岛登陆战役历时十二天,以德军占领克里特岛而宣告结束。在战役中,德军阵亡、失踪包括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少将以下约4000人,伤10000人,共计伤亡1.4万人,损失飞机220架,其中运输机179架。德军唯一的空降师第7空降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伤亡超过5000人,几乎占全师的四分之三;参战的空降兵共计伤亡6500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谓元气大伤。由于德国空降部队在此次战役中的巨大损失,克里特岛因此被称为“德国伞兵的坟墓”。

英军方面的损失,在克里特岛上的英联邦军队阵亡1742人,伤1.5万人;海军伤亡约2000人,合计总伤亡约1.8万人。希腊军队被俘约6000人,伤亡约3000人,合计伤亡近万人。盟军总伤亡人数约2.8万。英国海军4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护卫舰3艘、扫雷舰1艘、鱼雷艇2艘、登陆艇19艘和2艘汽艇被击沉,1艘航母、3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被击伤。希腊海军1艘装甲舰、12艘驱逐舰和10艘快艇被击沉,还损失了75%的商船。

战后,希特勒召见了第11航空军军长斯徒登特,对该军在克里特岛战役中的表现、大加赞赏,并授予他铁十字勋章。但希特勒从克里特岛战役空降兵部队的惨重损失中,认为伞兵时代已经过去,大规模空降作战只会导致比克里特岛更为惨重的损失。基于这一思想,德国没有及时补充扩建其空降兵部队,从此后,德军在战争中,再没有实施过大规模空降作战。

相反,盟军从克里特岛战役中认识到空降作战的重大意义,并认为空降兵部队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开始大力加强空降兵建设,于当年组建了大规模空降战的战术单位--空降军。

德军虽然以巨大的代价攻占了克里特岛,但德军最高统帅部认为,苏联战场远比地中海战场重要,因此原先雄心勃勃地以克里特岛为跳板,进而南下北非的战略计划没能付诸实施。克里特岛随即在以后的日子里陷入了沉睡状态,其巨大的战略价值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德国同时开展苏联、西欧两个战场,实在没有力量再开辟、扩大地中海战场。这就证明了只有在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的条件下,有利的地理位置才能真正成为有利的战略位置这一简朴而深刻的道理。

德军聊以自慰的是,占领克里特岛,确实控制了东地中海,保障了东南欧地区的稳定,尤其是保证了德国赖以维持战争的生命线--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的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克里特岛之战是一例空降作战成功的战例。司徒登固然是战胜者,但他所犯的重大错误在胜利的光辉下全被掩饰而遭人遗忘。初期计划中,他的部队太过于分散,犯了兵家大忌。其后纵有所修正也嫌不足,而且指挥官的底牌-预备队也显得太少了。以致于重要的初期不能获得重大的突破,使兵力损耗激增,士气也极为低落。

再者,由于运输机驾驶员的失误以及空中运动计划所订时间未能切合实际,使伞兵部队逐次投入战场而给予守军各个歼灭的机会。伞兵着陆后无法迅速集结发挥作战力,也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德国伞兵伤亡惨重的原因,人为的因素远大于不可预期的因素。

克里特岛之战给予盟军许多宝贵的教训。在空运战术上,保持制空以及制海两大优势为决定作战成败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战场接近海岸时。这次作战初期,克里特岛周围海域的制海权握在英军的手中,迫使德军空降部队不能及时获得增援部队以及重要的武器装备,战斗力大受影响。

德国在克里特岛所获得的空中突击胜利,巩固了德军向地中海地区推进的南翼的安全,防止英国进驻飞机而对巴尔干半岛上的普洛斯特油田形成威胁,同时也取得了南进的跳板。

但是,对希特勒而言,克里特岛之战牺牲了他最精良的一个师,由于付出的代价太高,使得他黯然神伤,因此希特勒对这个地中海地区的第三次胜利并不觉得值得炫耀。他过去的一切成功都是成本低廉而收获丰硕,相比之下,克里特岛的胜利也就显得暗淡无光。希特勒于7月20日告诉司徒登:“克里特岛之战,已经证明了伞兵的全盛时代已经成了明日黄花。”

英国战史学家一致相信,由于德国伞兵部队在克里特岛的损失过于惨重,才使希特勒不再重用伞兵部队。从这种观点来看,英国的这次失败,未尝不是战略上的一次胜利。所以在1942年夏季,他拒绝发动对马尔他岛实施空降突击,而且也拒绝了由克里特岛发起空降攻击以夺取苏伊士运河的建议,其原因可能在此。

1941年10月后,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地面部队,迫使德国高层司令部以完成训练的空运及伞兵部队充当步兵,投入攻俄作战,时间就在克里特岛战役后不久。司徒登在战后的访谈中承认“克里特岛是德国伞兵的坟场”。克里特岛战役以后,德国伞兵便一蹶不振。希特勒后来又改变注意,要求新的空降作战。但是,德国若想再发动一次空降突击,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另一方面,克里特岛之战却激发了盟军建立自己的空降部队的决心,他们深信:如果盟国要想战胜强大的德国作战机器,空中的机动力实在是很有必要。在克里特岛作战时还是营规模的美国伞兵部队,在其后短短的18个月内,已经扩充为师编制。这些伞兵部队在日后的作战中的确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诺曼底登陆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克里特岛登陆战役历时十二天,以德军占领克里特岛而宣告结束。在战役中,德军阵亡、失踪包括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少将以下约4000人,伤10000人,共计伤亡1.4万人,损失飞机220架,其中运输机179架。德军唯一的空降师第7空降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伤亡超过5000人,几乎占全师的四分之三;参战的空降兵共计伤亡6500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谓元气大伤。由于德国空降部队在此次战役中的巨大损失,克里特岛因此被称为“德国伞兵的坟墓”。

标签:克里特岛,战役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5.com/article/31388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