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五>生活百科>川航8633的挡风玻璃为什么会忽然破裂?

川航8633的挡风玻璃为什么会忽然破裂?

2024-06-10 08:52:42 编辑:join 浏览量:576

川航8633的挡风玻璃为什么会忽然破裂?

丢图,希望不会被和谐

(图源水印)

更新一下:看来现在已经确定是这个原因了

2019-10-05更新:修正部分内容。

泻药。

这次事件,很多人都会与1990年英航5390号班机相提并论。当时,一架从英国伯明翰飞往西班牙马拉加的英航BAC1-11飞机,在布里斯托17,000英尺(约5,600米)上空飞行时,左前侧的挡风玻璃突然脱落,机长半身被吸出机外,所幸在机员小心操作下,飞机在南安普顿平安降落,机长在机员奋力拉住的情况下,并未有被甩出去,虽然受了伤,并且因体温过低而一度失去知觉,但最终康复。

返回川航3U8633的事件,目前相关的调查仍在进行中,2019年5月发表的中期调查报告,并未有详细交代起因,只说了会继续与飞机厂家与制造地相关当局继续进行调查。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猜想川航飞机挡风玻璃脱落的成因。

怎么说也好,猜测归猜测,实际发生什么事情,还得要有关方面的调查完成以后才能定论。。。

引发一场危机的风挡玻璃破裂,最大可能的原因是:飞机右风挡封严破损,导致风挡内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渗入并留存于风挡底部边缘;电源导线被长时间浸泡后绝缘性降低,在风挡左下部拐角处,出现潮湿环境下的持续电弧放电;电弧产生的局部高温,导致双层结构玻璃破裂,风挡不能承受驾驶舱内外压差,最终从机身爆裂脱落。

面对绝境,机长经历了怎样孤独、无助的时刻?

机组人员又是如何力挽狂澜,将飞机救了回来?

2018 年 5 月 14 日凌晨 3 点多,刘传健在宿舍里醒来。3 个多小时后,他要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多休息一会儿,以及避免发生意外情况,他昨晚就留在了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位于重庆市江北国际机场。

按照计划,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3U8633 号航班(以下简称「川航 8633」),将于当天早上 6 点 27 分从重庆起飞,目的地是拉萨的贡嘎国际机场。飞行员刘传健,将担任本次航班的责任机长。

这条航线刘传健已经飞了超过一百次,所有的操作他都再熟悉不过。但他并未因此而掉以轻心,除了机长的责任之外,还因为这是一条充满危险的特殊航线——高高原航线。

依据海拔高度,民航界将机场分为高原机场和非高原机场两大类,两者的界限是海拔高度 5000 英尺(约 1524 米)。而在高原机场中,超过海拔高度 8000 英尺(约 2438 米)的,又被称为高高原机场,比如贡嘎国际机场,海拔高度约 3570 米。

那些涉及高高原机场的航线,也被称为高高原航线。川航 8633 的后半段航线,便是在青藏高原的上空完成。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高高原航线的显著特点是空气密度小、氧气稀薄、气候多变、飞行难度大等等。因此,飞行高高原航线的飞机常常会经过改装,对飞行员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刘传健有着 27 年的飞行经验,早年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担任飞行教员,常年驾驶军用飞机,后来转业至四川航空,经过训练、考核后,成为一名民航飞行员,总飞行时间 13666 小时。2013 年 3 月,刘传健获得高高原飞行资质。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刘传健从未间断体育锻炼,比如每周固定 5 次的快走加慢跑,每次 7-8 公里。

此外,为了保障飞行高高原航线的安全,中国民航局还实行了一项特殊的制度——双机长制。如果责任机长在飞行过程中出现高原反应、体力不支等特殊情况,将由另一名机长完成飞行任务。「双机长制」主要适用于飞行高高原航线的航班,但新客机、新航线以及其他复杂航线等情况,有时候也会被采用。

川航 8633 的第二机长梁鹏,同样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梁鹏的总飞行时间为 8789 小时,于 2016 年 8 月获得高高原飞行资质。

除了两名机长,这趟航班的驾驶舱内,还配备了一名副驾驶,徐瑞辰。徐瑞辰是一名 90 后飞行员,资历相对较浅,总飞行时间为 2801 小时,2016 年 10 月获得高高原飞行资质。

其他机组人员,包括乘务长毕楠,乘务员张秋奕、杨婷、黄婷、周彦雯,以及安全员吴诗翼。他们都经过严格训练,除了服务乘客,还知道如何面对危机。尽管此前并未遭遇过飞行事故,但对于这样的高高原飞行,他们一刻也不敢放松。

机组人员按照飞行手册,照例对飞机进行检查,一切正常。随后,119 名乘客陆陆续续登上飞机。他们大多是一些普通人,有人准备去拉萨开一个川菜馆,有人要去工地上做饭,有人只是想去布达拉宫看看。

天气很好,一切都在晨光中苏醒,川航 8633 顺利起飞。如果接下来的一切都这么顺利,那么两个多小时后,飞机将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

15 分钟后,飞机进入成都管制区域,并与地面建立了双向通信。很快,川航 8633 进入了 9800 米高度的巡航阶段。

乘务员推着餐车,挨个给乘客发早餐和饮品,第二机长梁鹏走出驾驶舱,坐到 1F 的空座上休息。

刘传健坐在左侧驾驶座上,副驾驶徐瑞辰坐在右边,两人的状态都很好。在这样晴朗的天气中完成飞行任务,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他们都很放松,徐瑞辰甚至解开了肩部安全带。

然而,危险往往就在不经意间露出马脚。

7 点 07 分 05 秒,飞机刚刚接近青藏高原边缘的上空,刘传健和徐瑞辰听到一声闷响。几乎同时,他们发现右风挡的玻璃出现了放射网状的裂纹。

「风挡裂了。」徐瑞辰说完,就打开了电子飞行包(主要设备是 iPad 平板电脑),查找快速参考手册。

刘传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但他熟知各种理论知识。这架空客 A319-100 型客机的风挡钢化玻璃,一共有外层、中层和内层,按照程序,此时飞行员应当先用笔或者手指,确认是否为内层破裂。

刘传健下意识伸出手指,在裂纹处划了一下,有一种明显的割手感。

内层玻璃裂了,意味着飞机结构的承力能力大大降低。刘传健还没来得及反应,7 点 07 分 10 秒,第二个「嘭」响了起来。

「我操作。」刘传健没有慌乱,他拿起话筒,联系地面的空管员,「成都,成都,四川的 8633。」

接下来几十秒,刘传健用极为平稳的语气,向成都区域管制中心汇报了飞机故障,申请下降高度。空管员指示其下到 8400 米保持。随后,刘传健又报告风挡裂了,并申请返航,备降成都。

7 点 07 分 45 秒,刘传健还没收到空管员进一步的指示,巨大的爆裂声响彻驾驶舱。

刘传健只是眨了一下眼,就看到右侧风挡玻璃不见了,一件件看不清是什么的物品从他身边飞了出去。

最让刘传健震惊的,还是副驾驶座位上发生的事情。

徐瑞辰的半个身子已经挂在了机舱之外,幸好腰部和腿部的安全带紧紧抓住了他。徐瑞辰和那些物品,是被瞬间的强大压差吸出去的。

右侧风挡玻璃脱落后,舱内外的压差又快速降低。此时飞机保持在大约 800 公里的时速,相当于 7 级的强风灌入驾驶舱;同时,机舱之外的温度低于-40℃,尽管驾驶舱内的空调系统仍然在正常运行,机舱内的温度也一度降到-24℃。

刘传健本能地想去把徐瑞辰拉回来。他戴着墨镜,眼睛可以睁开,但风实在太大,吹得他脸有些变形,痛如刀割。他只能低着头,根本够不着徐瑞辰。

况且,此时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突如其来的变故,导致飞机的很多设备出现故障,刘传健看到屏幕上全是警告信息,自动驾驶系统断开,多处扰流板故障,侧窗加温故障等等。不知是因为徐瑞辰的身体碰到右侧侧杆,还是其他原因,飞机的姿态发生了急剧变化:先是短暂右转,接着左转,然后带着超过 50°的坡度急速俯冲,最大下降率达到每分钟 3000 多米。刘传健的眼里,全是一座座像刀尖一样的山峰,飞机油门大开,正加速朝那儿奔去。

尽管飞机在近万米高空中,但与地面的相对高度最低却只有 3000 多米,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下降,要不了一分钟,飞机就会坠毁在高山之上。

有那么一瞬间,刘传健以为一切都完了。但是立刻,他本能地触碰到操纵杆。当他发现可以继续操作飞机时,希望之火又燃了起来。他想,至少还可以尝试一下。

刘传健开始手动驾驶,留给他操作的时间非常有限。

起初,瞬间的压差带来的破坏性让他措手不及,但是现在,在冷静下来后,他开始感到身体上的不适:冷风打得他脸生疼,噪音让他耳朵不适,骤降的气温让他感到寒冷,高空环境让他呼吸有些困难。

刘传健试图去取氧气面罩,但氧气面罩在他左侧,而他的左手紧紧握住侧杆不敢松开,右手无法够到。

此刻,第二机长还在客舱,他不知道驾驶舱的情况,不知道是否已经发生了糟糕的事情;副驾驶的半边身体,还在机舱外遭遇更严酷的折磨,而他对此无能为力。他们近在咫尺,却无法互相帮助,甚至连一句话都说不了,还有比这更孤独、更绝望的时刻吗?

在这危难之际,刘传健的经验开始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早年在部队开飞机的时候,他经历过恶劣情况下的飞行训练,在低温、大风等环境中,靠着手动驾驶将飞机安全开往目的地。这些训练不仅锻炼了他的飞行技术和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看不见的特质——无比顽强的意志力和快速冷静的反应力。

在不确定哪些设备出了故障、哪些还可以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刘传健并没有犹豫,他拉起左边的侧杆,迅速改平飞机的坡度,同时收小油门。短短几秒,飞机恢复到正常姿态,下降率开始降低,刘传健稍稍松了一口气,他控制住了飞机。

不管等在前方的是什么,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刘传健就不会放弃。

地面上的工作人员,此时对川航 8633 的情况一无所知。

在飞行员申请返航之后,空管员就一直呼叫川航 8633,却没有任何回复,雷达上的飞机标识,显示出奇怪的飞行路线。

更新一下,没想到居然真的蹲到了官方的调查结果。不过这个结果,我感觉有点儿不太着调。

结果如下:

信息显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 B-6419 号机右风挡封严(气象封严或封严硅胶)可能破损,风挡内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渗入并存留于风挡底部边缘。电源导线被长期浸泡后绝缘性降低,在风挡左下部拐角处出现潮湿环境下的持续电弧放电。电弧产生的局部高温导致双层结构玻璃破裂。风挡不能承受驾驶舱内外压差从机身爆裂脱落。

注意调查结果的用词,最大可能原因是。你品,你细品。

如果对电气方便比较懂的朋友可以详细阐释下,我作为一个普通的维修人员,就不多发表意见了。

以下是原回答:

不谢邀。

利益相关,先匿了。

大学读的飞机维修专业,目前从事飞机维修已经超过五年了,还是可以来勉强回答一下。

飞机的维修和养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般包括附件修理、装配和调试、飞机试飞及其故障诊断和排故、飞机修理技术管理、飞机外场维护几个比较大的方面。

先说一下飞机的前挡风玻璃,飞机的风挡结构形式非常复杂,一块前挡风玻璃,包括了透明件、夹层、玻璃纤维、紧固件、金属压板、加热系统、密封材料等等,其坚固程度和价格之昂贵,远超普通人的想象。前挡风一般根据使用时间,采用强制报废,或者机务检查时,发现明显裂痕或明显划痕,采取强制报废两种方式。

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首先,这架飞机前挡风没有维修记录,所以可以排除一些人猜测的所谓安装出现了问题。

第二个可能,是加热不均匀导致的,这一点不排除,但是概率不大。因为前挡风受热不均匀是能明显感觉到的,是肉眼可见的不均匀,机长在飞行过程中,肯定能发现的。而机长的描述是,在飞行过程中,突然发生了像以前那种老式爆米花机取下阀门爆开的声音。因此可以肯定是突然炸裂。而且加热不均匀只会影响前挡的透光度,不会到突然炸裂的程度。一般这种情况,都是降落后强制报废前挡玻璃,重新更换就好了。

我个人倒觉得玻璃本身质量问题的可能性最大。因为玻璃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加上飞的高原航线,突然破裂。本身飞机玻璃的要求就很高,制造难度也很大,(不然也不会卖那么贵了)而且还要考虑透光,坚固,造型等等。所以谁也不能保证绝对合格,因此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在我从事维修的过程中,也换过不少在质量问题的零配件,甚至包括起落架轮胎。

当然,最终结果以官方为准。

川航目前并没有公开讲玻璃的破碎原因

但外力撞击肯定是没有的

目前业内大部分猜测也是疲劳性破碎

毕竟那架飞机是川航最早的一批319

这个是可以查到的

出事的右前方风挡玻璃没有维修记录,基本上可以排除因维修更换导致的,很有可能空客或者其零配件供应商要来背这个锅了。

1.碰撞导致。这个原因基本可以排除,9700米的高空,能够撞裂风挡的物体基本上没有了,而且风挡当时没有发生碰撞导致形变。

2.装配工序不对导致。机械设备小到每一颗螺丝,拧进去的先后顺序,使用多大的力矩紧固,都有严格的要求。在紧固时装配件会发生形变,不均匀的形变程度是能够直接导致零件出现失效的情况。

3.风挡加热出现问题。为了应对高空低温导致风挡变脆而承受不住舱内外的气压差,风挡有加热功能,如果加热功能出现异常,导致玻璃受热不均匀,或者直接就没有加热,很容易出现因气压差导致的玻璃开裂甚至破损。

4.玻璃本身质量有问题。

英航5390号班机事故与川航相似,事故原因的最终调查结果为更换该风挡玻璃时,安装所使用的90颗螺丝中,84颗的尺寸比标准要小,剩下六颗的尺寸又比标准略微大一些,导致风挡无法完好地固定下来。

当然,具体原因以官方报告为准。

谢邀,

利益相关:不相关

提问者的问题应该由现实,电影来解答

首先,电影

作为一个业内人士,还是很平常心看待(某些民航公号对电影口碑不好)但这类艺术作品的,拍得真心不错(基于现实改编),我也去看了。有一些剧情放在现实中万万不可能发生的!圈重点!比如(穿那么大一坨黑云,脑壳瓦特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训练叫猪猪开都不可能飞进去,此处引用八该一反对。艺术作品的好坏,空勤人员的表现都能在影片中看到,就不一一多说了。

在这上面引用一个评论,说风挡是炸开的,这不准确,当然了电影中视觉效果确实做得不错,看起来也像是炸开的。现实中的确确是风挡出现裂纹然后脱落导致飞机释压才引发这次特情的。

回归现实,

吐槽一下高赞答案中评论,一些圈内(民航)人士做出对此类事件的个人看法,类似于玻璃掉了找不回这种言论,确实是圈内人士(基层人士)以及航空迷对这件事情最贴近现实的解释,毕竟下面是雪山,总不可能让调查队伍下去康康吧,那位杠精!没错说的就是你,让川航带着人,带着老干妈下去康康!总行了吧!

为什么会破裂,以及脱落!

8633航班机型为A319,A320家族的缩小版机型。该航班为高高原航班,配备的是双机长执勤,执勤的机长我就不说了,8633能不能飞回来就靠的他们!

有媒体讲,这块风挡是没有修好!甚至是需要地勤(手动狗头)背锅哦!是机务(hhhh),其实这块玻璃,出厂到现在都是没有更换以及维修过的,就是说现在还查不到谁的责任,不用杠谁负责谁负责了。

那么问题来了,川航用不用为这块玻璃碎了背锅呢?

答案是不用的,这块东西在ABCDEFG检,总会被检一遍的,如果材料本身没有一丁点问题,那就不需要更换的。

那么问题再来了,这块玻璃从这个事情发生之后,会定期换吗?

你想多了,除了鸟击还有疲劳损伤,手册讲该换才换,不用操这份心。

最后,我还是觉得得等官方调查报告,公布于众,才是最合理的解释!

这个暂时还没公布结果,这种情况还在研究,一般需要飞机的工程师,玻璃工程师,以及相关所有技术人员都参与调查研究,还要观察近几年的气象环境温差气压等等自然条件,各种乱七八糟的,据说这种都要调查研究个数年……

这架注册号B-6419号 空 客A319飞机,交付期是2011年4月26日,机龄不过8年,算比较新的飞机。

飞机维修都有详细记录,有无维修、安装记录,这是可查的,而且完全可以追溯。

高赞答案里还出现玻璃内外温差大造成破裂,这基本可以排除,飞机座舱玻璃本来就是这样的大温差环境。

看采访,机组是先发现了玻璃裂纹的,而且还向区调报告了故障并申请了备降,但没有足够意识到其可能的危险性。如果此时副驾驶安全带完全系留到位,应该可以避免接下来被负压吸出窗外的事故。还好刘哥是系好安全带了的!?如果两人都未系好安全带,后果会是如何,不敢设想。

民航招飞

民航故事

本来不想回答这么个问题,某些航空人员为川航护短我是理解的,但是为了护短维护自己利益,漠视别人生命的行为真的让人很无语。

川航出了这么大事情,居然说就几个零固件的事情。你我每个人都会坐飞机,你我的亲人都会坐飞机。这位航空公司的员工,你有没有想过,你忍心让你的亲人坐几个零固件出问题的飞机吗?下回他们还会这么幸运吗?

这次川航的乘客运气总之是不错,驾驶员飞行技术过硬,没有遇到恶劣天气,他们安全回来了。感谢中国机长。但是下回遇到这种事情,难道川航还打算考验机长的技术和乘客的运气吗?

我们知道事实上没有出现《中国机长》电影中的恶劣天气的,真实情况还算顺利,飞行员凭借过硬的技术把乘客安全送到了。但是一旦出现恶劣天气,或者有其他意外情况,单靠驾驶员技术可能远远不够了。川航至今没有给出官方报告。

没有给出官方报告,我们可以等,我们相信会有一个结果。一些航空公司的人在这里处处为川航护短,也可以理解你们的集体荣誉感。但是你可以说川航正在事故分析调查,可以说还没水落石出。但是你不能理直气壮的说不就几个零固件的事情这样漠视他人生命安危。也不用你们来代表川航说什么川航就是没问题这次乘客他们倒霉活该。别忘了这些乘客是你的中国同胞,你为小集体护短的时候请别忘了你也是一个中国人。

最后你们可以留言,我反复强调,你们可以为川航护短,但是借不要贬低机长来抬高川航。事故是川航的事故,机长凭借过硬的技术让原本可能是一个全球惨案的事故转危为安,机长是一个英雄。希望你们为川航护短的人,有一个最基本的底线。别忘了机长也是川航的一员,机长是维护川航做出努力最多的那一员。请不要借偏低机长来为川航护短。

果然是利益相关。

其实并不是您一个人,你特征比较明显,拿您代表下。我觉得你可以为川航说话,但是您的行为,其实是在败坏川航的形象。我们希望川航的员工都和刘传健一样,而不是您这种。您可以为川航护短,每个人都有集体荣誉感,可以理解。但是您不能因为川航就去淡漠乘客的生命。您既然如此有集体荣誉感,认为我说的不对,我可以和你讨论。但是你发完信息就拉黑了。真的不知道您心虚什么。你觉得我说错了,那您解释清楚了让我明白就好。发完信息就拉黑,究竟是怕什么。当然很多川航人会很敏感,这可以理解。但是很多人都说出了原因,比如报告只是没有出来,报告的时间很长。我觉得真得可以理解。都是在讲道理,我也愿意相信川航会给一个解释。但是很多人类似这个人,理直气壮的代表川航说川航不需要给解释,不需要给交待,川航更不需要改正。更有甚者有人还归罪于乘客活该碰上了倒霉。川航什么时候让您代言了呢,你们这些人又凭什么代表川航说川航不需要找原因不需要负责不需要改正呢?你们这些行为不是在帮助川航,而是在败坏川航。川航这件事情已经出了,无论什么原因,事情已经发生,可以理解,可以觉得可惜,但是不能觉得这件事的发生就发生了,乘客遭受危险就白遭受了。英雄可贵,可作为乘客我们需要安全,而不是英雄。希望您能明白,真正表现集体荣誉感的行为是什么,您的行为究竟是在给川航增彩,还是抹黑。

更新

欧豪做错了什么?不过演技真的超棒

为防止折叠还是说一下我的观点,我非常认同楼下的一个答案:

飞机故障排查这个问题特别是没有任何维修记录的情况下,非常难,需要几年时间不奇怪。但这不妨碍我们对机长英雄事迹的尊敬和对我们国家航空安全的信心。事实上,我国的航空事故率一直处在世界上最低的那个区间。

~~~~~~~~~~~~~~~~~~~~~~~@

本回答没有什么新的观点,纯粹是为了怼楼下舞的飞起的 @Uncertainty 而写的。

在某个分析原因的答主下面她留下了这个观点:

然后有疑似民航员工的 @洞洞拐 同学的解释,然后被她打上了外行的标签。都是外行了当然他说啥都是错的了。

然后在其他芝士回答er的分析后她是这个态度

嗯...有点迷。

最后高潮来了,本人嘴贱看不得这样善良有同情心有责任感的人不被人理解,贱兮兮的评论了一句: “那肯定是我们体制有问题不如英国,您说对吧?”

然后。。

嗯。。彻底输了。

ps 她在自己回答中又是这样一个形象

不出意外,我被她拉黑删评了。嗯。。被拿捏的死死的。

暂时不知道了

大体的原因有2个

1、撞击

2、安装时用力过猛

还有一个人我自己YY的

会不会 刚好产生了共振?

因为没有维修保养挡风玻璃的记录

应该不会是螺丝背锅了

有人说外行不应该说话,好吧我也是外行,但是搞过机械维修行业。

一般人,最希望问题有个简洁明了的解释,最好是及时迅速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是专业的嘛!我外行提出来的,你专业的就应该快速的解决!但是密码也很简单0~9数字的组合呗!你破译一下试试?机械原理也很简单,要高级技师有用吗?世界本来就是简单事物的随机组合才变得纷繁复杂。做事可以简单明了。但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是从纷繁复杂转向简单明了的过程。过程简单吗?结论易下,分析过程却复杂啊!

玻璃应力不均可以导致玻璃碎裂,撞击也可以,隐性纹路也可以,加热不均,导致玻璃应力不均也可以。但是玻璃哪里去了?每一块的玻璃都是一样的?不需要原始玻璃吗?如果电影中玻璃是中间裂的基本可以排除是螺丝边框的原因。玻璃自身的原因才是。没有原始证据就下结论就是妄言!这才是对安全的最大不负责。

标签:川航,挡风玻璃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5.com/life/14199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