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男,汉族,1967年5月5日生,河南郑州人,198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外籍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7年获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之“生命科学奖”。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 20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扩展资料人物故事
施一公的祖父是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施平,云南大姚人。父亲出生于浙江杭州,但生长于江苏、上海等地,母亲来自江苏丹阳的吕城镇,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矿业学院。父母大学毕业后选择到河南工作。
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两岁半就随父母下放到河南省中南部的驻马店市汝南县老君庙乡闫寨大队小郭庄。1972年,全家搬往20公里之外的驻马店市。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
参考资料来源: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小郭庄。1972年,离开小郭庄,全家搬往200公里之外的驻马店市。1984年毕业于河南省实验中学,并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河南省第一名),保送至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89年提前一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施一公
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8年—2008年,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讲席教授。
2008年,婉拒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HHMI)研究员的邀请,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2013年4月25日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4月30日 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3年12月19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宣布授予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Gregori Aminoff Prize)。
2014年12月9日施一公以校长助理身份,会见匈牙利罗兰大学校长巴纳·德布勒森一行。
2014年12月11日证实,施一公教授已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
2015年8月,施一公拟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2015年9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2016年3月25日,施一公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016年6月2日,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第九届全委会第一次会议,施一公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8年1月9日,施一公已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筹建西湖大学。
施一公,男,汉族,1967年5月5日出生,河南省郑州市。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
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等奖项。北京时间2015年8月21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连续在线发表两篇中国科学家研究“剪接体”的论文,并首次报道了分辨率高达3.6埃的“剪接体”分子结构,这些研究论文由施一公带领的研究组完成。2015年12月8日,施一公获得《自然》杰出导师奖。2016年3月,施一公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2018年1月,施一公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
施一公,男,汉族。
1967年5月5日生,河南郑州人。
198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
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外籍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7年获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之“生命科学奖”。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
2018年12月,施一公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主要从事细胞凋亡及膜蛋白两个领域的研究。
标签:施一公,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