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起源
2005.4.29
尧舜以棋教子说起
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教子。
《路史后记》写得更为详细。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制作了围棋,“以闲其情。”(注一)
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
不过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夏人乌曹作赌博围棋。”(注二)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书中则说,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他的根据是,围棋“有害诈争伪之道。”(注三)这样一来,围棋又成了寻欢作乐,耍弄权术的工具了。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过是推测而已,尧、舜之说只是编织的美妙传说。乌曹在《古史考》中被认为是造砖的先祖。在造围棋方面找不到更多的佐证。至于皮日休提出的围棋源于战国。更不足为信。早在春秋时,孔子就已经提到围棋了。也是一种推测。
在甘肃水昌县鸳鸯池出上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象现在的围棋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象现在是十九道。考古学家讽称之为棋盘纹图案。湖南省湘阴县挖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随葬品里有围棋盘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纵横各十五道。在内蒙发掘的一座辽代古墓里,挖出围棋方桌,高十厘米,边长四十厘米,桌上画有长宽各三十厘米的围棋盘。棋盘纵横各十三道,布有黑子七十一枚,白子七十三枚,共一百四十四枚。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着。想必墓主生前好弈,舍不下一盘残局,带到九泉之下琢磨去了。
这些只是众多考古新发现中的几件古物,但足以说明几点:首先,不容置疑的是,围棋在原始社会时,已具雏形。纵横交错的棋盘图形已经基本形成。其次,从出土棋盘的十、十三、十五……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线的发展过程看,围棋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天里突然创造出的奇迹,而是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过程,时间跨越数千年,集聚了无数围棋爱好者的智慧和经验,逐渐被改进,被丰富,最后形成今天这种规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围棋的创造者,是我国广大的劳动群众。
由于战事频繁,军事学知识渐渐积累起来。下围棋和军事上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有几分相似。战争的需要势必加速围棋的发展。两汉时己有人把围棋当作兵法,《隋书·经籍志》还有棋谱收入兵书。
围棋的故乡是中国
有了上面那些推断和考古学家的发现,围棋诞生于何处已不言自明,但是,日本松井明夫先生在其《围棋三百年史》的“发端”一篇中说:“围棋与象棋有它们的共同的祖先,就是中亚细亚的一种‘盘戏’。它流传于西方成为国际象棋,流传于东方而受到中国天文及其他科学的影响,改良成为十六道的围棋。”
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回顾历史,从《左传》、《论语》、《孟子》等书中。很容易了解到,围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为流行,甚至出现了诸侯列国都知道的围棋高手。众所周知,那个时候,中国和西域各国还没有交往。直至西汉时方有张骞出使西域,中国才和中亚细亚诸国有了文化交流。而那时,围棋在中国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了。
从弈到围棋
现代人说弈,包括围棋、象棋、军棋等等一切棋类。最早的时候,弈是专指围棋的。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弈,围棋也。从丌、亦声。” 丌的古文字为两人举手握棋对局的象形。弈即围棋,还可以在《论语》、《左传》中发现,《孟子》中也提到过。
“围棋”一名也是发展而来的。西汉未杨雄在《方言》中说: “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 可见,西汉年间,弈已成了围棋的别称。仍然称弈的。只有北方部分地区。到了东汉,围棋已在书面语中普遍使用,比如马融著的《围棋赋》,李尤写的《围棋铭》等。
围棋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除了“弈”和“围棋”,还有“许多有趣的名称。晋朝时,有人称围棋为“坐隐”和“手谈”。(注四)不过到最后,还是这概括了围棋着法的“围”字保存了下来。
(注一)《路史后记》
(注二)《潜确类书》
(注三)《原弈》
(注四)《续博物志·语林》《苑委余编博物志》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等),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有学者认为,围棋蕴含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由白棋先行。现代围棋由日本发展而来,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围棋到底起源于哪国呢 这个问题各个国家的说法都不同…… 我国最早关于围棋起源的传说恐怕是"尧舜以棋教子"的故事了吧. 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教子. 《路史后记》写得更为详细.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制作了围棋,"以闲其情." 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 不过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夏人乌曹作赌博围棋."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书中则说,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他的根据是,围棋"有害诈争伪之道." 这样一来,围棋又成了寻欢作乐,耍弄权术的工具了.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过是推测而已,尧,舜之说只是编织的美妙传说.乌曹在《古史考》中被认为是造砖的先祖.在造围棋方面找不到更多的佐证.至于皮日休提出的围棋源于战国.更不足为信.早在春秋时,孔子就已经提到围棋了. 也是一种推测 在甘肃水昌县鸳鸯池出上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象现在的围棋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象现在是十九道.考古学家讽称之为棋盘纹图案. 湖南省湘阴县挖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随葬品里有围棋盘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纵横各十五道. 在内蒙发掘的一座辽代古墓里,挖出围棋方桌,高十厘米,边长四十厘米,桌上画有长宽各三十厘米的围棋盘.棋盘纵横各十三道,布有黑子七十一枚,白子七十三枚,共一百四十四枚.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着.想必墓主生前好弈,舍不下一盘残局,带到九泉之下琢磨去了. 这些只是众多考古新发现中的几件古物,但足以说明几点:首先,不容置疑的是,围棋在原始社会时,已具雏形.纵横交错的棋盘图形已经基本形成. 其次,从出土棋盘的十,十三,十五……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线的发展过程看,围棋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天里突然创造出的奇迹,而是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过程,时间跨越数千年,集聚了无数围棋爱好者的智慧和经验,逐渐被改进,被丰富,最后形成今天这种规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围棋的创造者,是我国广大的劳动群众.
由于战事频繁,军事学知识渐渐积累起来.下围棋和军事上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有几分相似.战争的需要势必加速围棋的发展.两汉时己有人把围棋当作兵法,《隋书·经籍志》还有棋谱收入兵书. 围棋的故乡是中国 有了上面那些推断和考古学家的发现,围棋诞生于何处已不言自明,但是,日本松井明夫先生在其《围棋三百年史》的"发端"一篇中说:"围棋与象棋有它们的共同的祖先,就是中亚细亚的一种'盘戏'.它流传于西方成为国际象棋,流传于东方而受到中国天文及其他科学的影响,改良成为十六道的围棋." 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回顾历史,从《左传》,《论语》,《孟子》等书中.很容易了解到,围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为流行,甚至出现了诸侯列国都知道的围棋高手.众所周知,那个时候,中国和西域各国还没有交往.直至西汉时方有张骞出使西域,中国才和中亚细亚诸国有了文化交流.而那时,围棋在中国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了. 从弈到围棋 现代人说弈,包括围棋,象棋,军棋等等一切棋类.最早的时候,弈是专指围棋的.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弈,围棋也.从丌,亦声." 丌的古文字为两人举手握棋对局的象形. 弈即围棋,还可以在《论语》.《左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 可见,西汉年间,弈已成了围棋的别称.仍然称弈的.只有北方部分地区. 到了东汉,围棋已在书面语中普遍使用,比如马融著的《围棋赋》,李尤写的《围棋铭》等. 围棋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除了"弈"和"围棋",还有"许多有趣的名称.晋朝时,有人称围棋为"坐隐"和"手谈".不过到最后,还是这概括了围棋着法的""围"字保存了下来.
围棋到底起源于哪国呢 这个问题各个国家的说法都不同…… 我国最早关于围棋起源的传说恐怕是"尧舜以棋教子"的故事了吧. 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教子. 《路史后记》写得更为详细.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制作了围棋,"以闲其情." 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 不过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夏人乌曹作赌博围棋."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书中则说,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他的根据是,围棋"有害诈争伪之道." 这样一来,围棋又成了寻欢作乐,耍弄权术的工具了.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过是推测而已,尧,舜之说只是编织的美妙传说.乌曹在《古史考》中被认为是造砖的先祖.在造围棋方面找不到更多的佐证.至于皮日休提出的围棋源于战国.更不足为信.早在春秋时,孔子就已经提到围棋了. 也是一种推测 在甘肃水昌县鸳鸯池出上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象现在的围棋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象现在是十九道.考古学家讽称之为棋盘纹图案. 湖南省湘阴县挖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随葬品里有围棋盘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纵横各十五道. 在内蒙发掘的一座辽代古墓里,挖出围棋方桌,高十厘米,边长四十厘米,桌上画有长宽各三十厘米的围棋盘.棋盘纵横各十三道,布有黑子七十一枚,白子七十三枚,共一百四十四枚.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着.想必墓主生前好弈,舍不下一盘残局,带到九泉之下琢磨去了. 这些只是众多考古新发现中的几件古物,但足以说明几点:首先,不容置疑的是,围棋在原始社会时,已具雏形.纵横交错的棋盘图形已经基本形成. 其次,从出土棋盘的十,十三,十五……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线的发展过程看,围棋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天里突然创造出的奇迹,而是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过程,时间跨越数千年,集聚了无数围棋爱好者的智慧和经验,逐渐被改进,被丰富,最后形成今天这种规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围棋的创造者,是我国广大的劳动群众.
由于战事频繁,军事学知识渐渐积累起来.下围棋和军事上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有几分相似.战争的需要势必加速围棋的发展.两汉时己有人把围棋当作兵法,《隋书·经籍志》还有棋谱收入兵书. 围棋的故乡是中国 有了上面那些推断和考古学家的发现,围棋诞生于何处已不言自明,但是,日本松井明夫先生在其《围棋三百年史》的"发端"一篇中说:"围棋与象棋有它们的共同的祖先,就是中亚细亚的一种'盘戏'.它流传于西方成为国际象棋,流传于东方而受到中国天文及其他科学的影响,改良成为十六道的围棋." 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回顾历史,从《左传》,《论语》,《孟子》等书中.很容易了解到,围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为流行,甚至出现了诸侯列国都知道的围棋高手.众所周知,那个时候,中国和西域各国还没有交往.直至西汉时方有张骞出使西域,中国才和中亚细亚诸国有了文化交流.而那时,围棋在中国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了. 从弈到围棋 现代人说弈,包括围棋,象棋,军棋等等一切棋类.最早的时候,弈是专指围棋的.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弈,围棋也.从丌,亦声." 丌的古文字为两人举手握棋对局的象形. 弈即围棋,还可以在《论语》.《左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 可见,西汉年间,弈已成了围棋的别称.仍然称弈的.只有北方部分地区. 到了东汉,围棋已在书面语中普遍使用,比如马融著的《围棋赋》,李尤写的《围棋铭》等. 围棋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除了"弈"和"围棋",还有"许多有趣的名称.晋朝时,有人称围棋为"坐隐"和"手谈".不过到最后,还是这概括了围棋着法的""围"字保存了下来.
围棋的起源
说到神秘主义气息,从围棋的起源就颇能看出几分端倪。谈围棋的起源并不是出于考据的需要,事实上也无从考据。中国文化是讲究追根溯源的,如神农尝百草,又教民耕种,伏羲则织成第一张渔网,木匠把鲁班称为祖师爷,就是连唱戏卖身的,也各有各的神灵保佑。相比而言,围棋的来历则模糊许多。较为流行得说法是尧为了调教自己的儿子丹朱,将围棋传授于他。不过这种传说对围棋不是什么幸事,还是忽略的好,因为丹朱在历史上不是什么好角色,尚书中记载得一清二楚,如果硬要把围棋和丹朱联系起来,大概只能说明孔孟先哲见地深刻:围棋非养性,实乃乱性。
吴清源在自传“天外有天”中认为围棋一开始是占卜天象的工具,而不是竞技的工具。这大概是目前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说法。古人以坐标的方式记测天体位置,于是有了棋盘的雏形,而那些记载天体的坐标点,就是原始的棋子。从这个逻辑推断,围棋的雏形大概只有一色棋子。
围棋又名黑白棋,显然必须有一个一色到双色的过渡,而从天文的角度考虑,也颇顺理成章。天体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四季不停地变化,为了反映出这种变化,更是为了探究这种变化的规律,于是古人开始在一个棋盘上放置双色棋子以进行比较研究,就这样,围棋的棋子开始了相互间最初的接触。
但即便如此,围棋仍然只是一个天象记录仪,是什么力量把它推向竞技层次的呢?我想,那是占卜预测的力量,一种人类生来具备的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心。在任何一种人类文化中,天文和占卜都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说天文是是深不可究的客观存在,那么占卜则是人类一种主观自觉的,欲凌驾于客观之上的心灵力量。当康德望着漫天繁星,为体会一种终极的理性秩序而深深感动时,古人的感受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都坚信,用人类的智慧一定能够探寻到未来世界的所有奥秘。而围棋一旦成为占卜的工具,它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仪器,因为从此它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和信念,它不再是天文现象的简单反映,而成为一种人类思想的载体。
而人类思想和客观世界的明显差异在于它的矛盾性,而有了矛盾,就有对抗,有了对抗,就会有规则,于是,围棋终于有了它竞技的魂。
围棋发展到今天,在外在形式上只能隐约地看到和天文的一点关联,如天元,星位这样的称谓。而和占卜的联系已经不太容易察觉。我们的文化对于占卜是很有看法的,大约归于孔子所谓鬼神怪力的范畴。然而事实上,占卜是人类的一门古老但从未失传的学问。现在的博弈论,其实质上不也是占卜吗?当然,那形式自然要精确很多,毕竟我们不能忽视人类几千年来脑容量的变化。如果我们以开放的心灵去看待占卜,也许会突然发现,占卜仍然体现在围棋最本质的规律之中,比如说围棋中的形势判断不是很象文王问卦的味道吗?
说到围棋,占卜和博弈论,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电影片段。美国的博弈论奠基人纳什一生有许多传奇经历,好莱钨以他的故事排了一部很精美的电影。里面的一段是纳什在大学中学习,那时博弈论尚在萌芽之中,有一个人向他挑战下棋,纳什很有自信的应战,结果却输了,这好象给了他极大的刺激。
他们下的是围棋!我仍然记得我看到这个镜头时那种难以置信的感觉。自启蒙时代以来,人们一直坚信人类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规律的总结去究极这个世界的所有奥秘,我想纳什一定也是以这样的自信拿起棋子,“只要每一步都符合规律,应该就能胜利”。记得日本的古今第一人秀策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黑白应对无误,黑棋胜三目半。”当然,纳什在围棋上和秀策没有可比性,他输棋应该是棋艺的问题,但即便如此,他内心感到得却是一个巨大的疑问:“即便是每一步都符合现有的规律,就真得能够胜利吗?”
而这个疑问恰恰就是博弈论的精神所在,也是围棋的精神所在。作为人类思想智慧结晶的围棋,它的规律真得可以终极吗?20世纪,人类在自然和人文科学中的最大进步就在于认识到世界万物发展上的偶然性和不可测性,而这种难以言传的神秘感在围棋中自其诞生就从未消散。
如果秀策真的能够化为棋魂活到今天,看到黑棋贴目负担的不断增加,一定也会感叹:“根本就没有最好的着法呀。”
围棋,毕竟是人下的,而这正是围棋的魂,诞生时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
夜凉秋如水,拔剑出京城
2002.11.09 北京
四)围棋的国籍
谈到围棋的起源,时间也许无所谓,但地点却是很重要的。围棋起源于中国吧,这是一般的大众观点。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甚至是不证自明的,这大概也是尧老前辈划地为棋故事的由来。中国人对正宗的门第问题向来重视,什么都要争个中国原产,连我们老祖先的发源地也一点含糊不得。我不是讽刺这种认真劲,相反,如果世界人民都有这样的荣誉感,虽然会有些混乱,但人类社会的发展步伐一定会更大更猛。问题是要有证据,好比争遗产,得有遗书,或者是拟定的法律根据,不然中国原产就是自说自划。
有的围棋史料上提到过围棋发源时间人物均不祥,但却认为发源于中国是无疑的,然而究竟怎样无疑,却一字不提,这种气魄显然要让太史公汗不敢出。回到尧的围棋传说上,有的还绘声绘色,说尧在地上划了横竖十九条线做棋盘,这就杜撰得出纰漏了,因为从围棋史上来看,开始时还没有十九路的棋盘,甚至到三国时有没有都很难说。
发源于中国说,只能是一种推测吧,“无疑”是万万不能说的。日本人就认为,围棋和象棋均起源于中亚的一种叫“盘戏”的游戏。当然,日本人的说法也很难说有什么可信性,虽然从地理分布上来看,中亚的盘戏向欧亚四周扩散,变种为不同的棋类游戏,似乎较为合理,但终究也没有什么过得硬的证据。其实日本人和中国人在文化归属上的认真劲也是半斤八两,只不过在围棋上,实在不好意思去主张日本原产罢了。
虽然从竞技的角度而言,围棋的起始国籍问题似乎显得并不重要,然而,如果惜字如金的李昌镐突然开口宣布:“围棋韩国原产”,我想中日两边大概不会鼓鼓掌就过去的。事实上,它又很重要,或者说它对某些人重要,某些人不重要,某些时候重要,某些时候不重要。
日本人虽然不好意思宣称日本原产,但却想出了一个移花接木的法子,他们姑且承认中国是围棋的发源地,于是称中国是围棋的母亲,而围棋的理论在日本得到成长,于是称日本是围棋的养母,在东亚文化中,这种比喻是颇有些损的。其实,硬要说古代围棋在发展上中不如日,也并非毫无疑问。之所以大多数职业围棋人都觉得在古代日本围棋比中国围棋的境界要高,我想那是因为他们自己对围棋的理解更接近于日本围棋的传统理解,毕竟没有一个职业选手是学中国古棋成长的。上个世纪初,中国的围棋高手和日本相差两子以上,然而和中国古棋全盛时代的施襄夏,范西屏相比,他们又差几子呢?好象没有人研究过。
围棋是下出来的,中国和日本的古代国手并没有真正碰撞过,当然,如果勇者幻庵能够渡海成功,这确实是一件古代围棋史上令人最为惋惜之事。但中日间接交流的机会还是有的,据说在日本六世井上因硕时,和琉俅来访的师徒二人进行过对局,结果他和他的徒弟都输给了来访者,后来琉俅的那个作徒弟的又来到中国来访问,当时正是施范的全盛时期,琉俅效法的日本文棋,遇上能断就断的中国武棋,几乎不堪一击,以至于说出日本远不如中华的评价。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井上因硕并非日本历史上的最强者,而且日本人对琉俅访者下的是让子棋,对外国人至少让三子是日本自算砂以来就立下的规矩,但即便如此,能够下赢让子棋的也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对实力的估计即使有差距也很有限,至少井上因硕想让施范两子恐怕是不可能的。
然而,棋艺的高低和国籍又有什么关联呢?但这的确是有很大关联的,据说琉俅的评价传到日本,那个井上被大骂成丧权辱国,赶紧退位了。
现代社会进入了商业化的时代,虽然中日韩的对抗始终是围棋活动的热点,但将成败输赢上升到丧权辱国的高度的时候已经很少了。
围棋的国籍化是围棋作为一种竞技活动的政治化,而现代的商业比赛最大限度地削弱了这种政治化的倾向。
最近吴清源老先生访问北京,当被问之对中国围棋手在国际大赛上有什么期待时,老先生却有些装傻地回答说哪个国家拿冠军都一样,中国也好,韩国也好,日本也好,谁拿冠军都好。
这当然和老先生的人生哲学有关,也和他目前的环境有关。然而细看吴的一生,围棋的政治化对他并非毫无影响,虽然他目前力图削弱这种政治化的影响,以达到对棋道追求上的纯净。
但有没有所谓纯净的围棋呢?或者说政治化倾向对围棋而言是否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呢?我想,这不可能,也非必要,因为围棋作为一种文化并不是单纯孤立的,它必然受到社会总体价值观的影响和修正,而政治也正是其中的一种。
问题在于,它要保持均衡,保持政治化和其他的价值观之间的均衡。
回头看看围棋的国籍,重要吗?不重要吗?
标签:围棋,起源于,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