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五>生活百科>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2024-11-11 22:40:32 编辑:join 浏览量:532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诗的后半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

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

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表现了作者关心天下贫苦百姓,愿意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怀。

眼前什么时候能看见这样的屋子,就算只有我的房子是破的我冻死也心甘情愿表现了作者关心天下百姓,愿意牺牲自己的高尚品质

标签:此屋,呜呼,情怀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5.com/life/36494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