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事件警钟:在美国既要敬畏法律,也要防范风险。
互联网科技公司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8月31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遭逮捕,但一天后获得不需交纳保障金的保释。明州警方给出的逮捕理由是刘强东涉嫌“刑事性行为”,这被广泛对照翻译成中文的“性侵”。
刘强东(资料图)
京东公司发表的声明称,刘强东受到了“失实指控”,经过当地警方调查,“未发现任何不当行为”。京东最新的消息说,刘强东已经回到中国正常开展工作。与此同时西方媒体报道说, 明州警方表示,调查“仍在进行中”,警方“不知道是否会正式起诉,因为调查仍未有结论 ” 。
这件事已经对京东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刘强东最终被定罪,将进一步考验京东是否有能力保护它的运行不受高管个人负面信息的拖累。
美国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周密也最复杂的体系,在有些时候,这个体系还被怀疑“武器化”了。不时会有外国人栽在美国法律上,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主席卡恩曾被广泛视为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的热门人物,但他于2011年在美国被以涉嫌性侵短暂逮捕,后获释,但其政治前途就此完结。
刘强东的事情还没有结论,但它已经给中国企业家和其他经常赴美的人敲响了警钟: 在美国这样的“自由社会”,他们除了谨记一般性的遵纪守法,还需增加一份不熟悉当地法律和社情的警惕。既要敬畏法律,又要防范风险。
这件事尚无结论,但已经成为全球性大新闻,更是在中国刷屏。我们根据已有信息增加几点评论:
第一,京东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之一,无论刘强东涉嫌性侵的事情如何发酵,都不应影响京东的运营和发展。任何民营公司的起步都是一个或几个人的作品,但它走到引领者的位置时,它就成为了社会和时代的产物。冷静分析,此事对京东的冲击应当是有限的。
第二,一段时间以来,涉性的指控不断出现,每一起调查都应当坚决以法律为准绳,被证明有错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及道德责任。与此同时,我们主张,这样的指控不应带有任何政治斗争目的,也不应夹杂任何商业竞争目的,同时它们不应成为一场“运动”。总之要防止这类指控变成某种“斗争方式”,最终损害公众利益。
第三,这类指控涉及的人影响力越大,越轰动,其对被指控者个人之外的连带冲击也将越大。在西方,社会将个人损失与公共利益损失进行切割的能力相对比较强,中国社会也应逐渐加强这种能力,让个人的事情个人去承担,公共事业则应有能力止损。因为公共事业本来就比个人性情稳定,也有更多的规律支持,一个人犯错,就让他所从事的事业跟着陪葬,这未必符合公众的利益。
法律是无情的,道德也不是可以随意践踏的,任何人触碰了这两条高压线,必然付出代价。 至于一个人是否真的触线了,是否有人在个别情况下设计了针对某个人的阴谋,则要由法律来最终厘清。在法律做出清晰裁定之前,任何有倾向性的延伸指控都应保持克制,这样的克制是中国社会必须逐渐完善的理性。
刘强东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应当只有法院和两名当事人能够提供相关的事实性信息,其他各方都不应当试图对事件进行定性。希望中国舆论场能够做到这一点。
(作者系环球时报评论员单仁平,原标题“单仁平:刘强东事件,让事实和法律说话”)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本期精彩回顾
刘强东回国。
不要欺负老实人!
昆山警方:“反杀者”于海明不负刑责!
美国国会悄悄通过了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法案,特朗普却意外沉默
给蔡英文送大礼包,把中国列“国际”,85度C:坚定支持“九二共识”
外媒:“两中国公民”菲律宾街头被枪杀!
滴滴司机的聊天记录有多恶心?令人发指!
标签:刘强,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