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五>生活百科>关于三毛,我一直觉得世人人云亦云,文笔也一般,吹捧有点过头。大家怎么看?

关于三毛,我一直觉得世人人云亦云,文笔也一般,吹捧有点过头。大家怎么看?

2024-09-02 14:40:10 编辑:join 浏览量:540

关于三毛,我一直觉得世人人云亦云,文笔也一般,吹捧有点过头。大家怎么看?

说三毛的文笔一般,那说明三毛的作品至少是读过一二的。这么说也无可非议,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啊。

文笔指什么呢?是曹雪芹一样的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呢?还是沈从文似的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呢?如果是这样的文笔,三毛自是达不到的。

三毛自己就说过:作家应该是很有学问或很有才华的人,我呢,实在只是一个家庭主妇。不会是专业作家,以后也不会是。

三毛的文章大多是用第一人称来些写的,用的是很白很白的白话,难字不太用的,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就完全读得懂,当然也不怎么讲究什么技巧,就是平铺直叙的述说生活里的枝枝叶叶。

我认为,欣赏一部作品,评价一个作者,文笔只是浅像,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作品是否能产生人世的共鸣,从这个角度说的话,看书也是讲究缘分的,不欣赏亦不必勉强,更不必人云亦云。

就像人们喜爱撒哈拉的故事,不只为其中充满生趣的情节,还有它所展现的善良、悲天悯人的性情,以及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人们读三毛的书,好玩的地方觉得新奇有趣,自然而然随着笑了;落寞伤感的地方,也会不自觉湿了眼眶。日记随笔样的文体,浸着烟火气,那么贴近,那么真实。读她的文字舒服随意,不像是在读书,倒像是在跟要好的朋友书信家常。

不论是: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背影、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送你一匹马、倾城、谈心、随想、闹学记、我的宝贝、滚滚红尘、亲爱的三毛......每一本都是她的生活,每一本都有能深深吸引你的东西。

一个离去好久的人,仍是这样令人念念不忘,一部作品,能这样长久的流传于世,必是有缘由的,而这缘由绝不会是人云亦云的吹捧,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一位文人是被捧红的呢?

从没觉得三毛是什么大文豪,她只是一个真真实实生活过的人,一个有些敏感的,拔俗的、善良的、谈吐超现实的、独一无二的三毛。

喜欢三毛的朋友请关注从不穿靴子的猫,我的头条文章里有三毛的音频讲解。

我不同意题主的看法。首先,三毛文笔不一般,在我看来还不是一般的好。

况且,世人都人云亦云?如果没有几下子,谁肯吹捧呢?

三毛笔下的人物生动,笔下的世界各地风土人情,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我是读了很多遍的,非常喜欢三毛,更喜欢她所有的书。

很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同学家读了《稻草人手记》被故事吸引,读完后,才知道是台湾作家三毛所写,于是我开始有意收集她的作品。

记得有《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等。

我成了三毛忠实的粉丝,我喜欢她的作品,喜爱她文字表述清新自然,于她的人,她的生活融与一体,读了她的作品,她的才气,她的脱俗,她的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以及恣异洒脱的性格被我追崇。

她洒脱的外表下,灵魂深处的痛苦那么深刻那么强烈;她的人生处处与众不同。

小时,她是个问题孩子,青年时代婚恋也比常人经受更多坎坷,找到了一个挚爱她的丈夫却英年早逝;她的洒脱表现,只是她与命运抗争所表现出的胜利,其实她这种敏锐,细腻的性格,过份脱俗追求灵魂完美的人,注定比别人品尝更多的痛苦。

生活常常给她设置障碍,她每天得服用一大把药物,除了补充维生素,其实更多的是她是个睡眠障碍的病人,她需要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有时服了药物也不能入睡。

她是个不断抗争的矛盾体,我感觉我能体谅她的痛苦,以及自杀离世的悲凉和无奈。

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吧,我以租借的方式,在所蜇居的北方小县城,一家私人小书屋,借读过三四本三毛的小说散文,随笔集。可能是借读人必较多的綠故,书是深缘色面,书边大多磨损折造发毛显得陈旧,不过还祘完整,几乎没有出现缺页损字的那种情形。每每看完再去借,总是还不回来,推拖,四本书就花了半年多才‘算读完。

现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仍是记忆犹新,

余味尤浓,。读三毛的作品,就如一位可爱的园丁可敬的大姐,在給小学生的你讲她小时候的故亊,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受。你从她的语言里会感到她的心动,她的音容笑貌,她的挚爱与你心灵的共鸣交流。她的文笔是那么细腻,我,偷钱,兵哥哥,Ⅱ小学生,母亲,许多人物都是感人至深,栩栩如生,引人人胜。有时候,她的一个短篇要看好几次,,。慢慢就趆发喜欢和搜集她的生平亊迹。后来,在读贾平凹先生的一哭二哭三哭三毛的文稿时。我无原由地落泪了。……。这也许就是惋惜吧。

已经看到了几篇关于三毛的提问,都是“三毛是不是被高估了”“是不是把三毛吹捧得过头了”等等,先定性,在引导你去证明,不知道这算不算先入为主,或者有什么其他用心。如果是“对三毛的看法存在争议,你如何评价她”似还好一些,是不是真的有争议先放在一边,不过这样最起码没有误导。

不知道提问题的是怎么被三毛的作品残害到了,有的人评价几乎是咬牙切齿。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又一轮的抹黑开始,洗白的现在倒是挺平静,没出来新主角。但不管怎么说,也不必理会提问的方式和语气,只要评价者能够客观公正,不人云亦云就好。

一个作家,并非需要太过于华丽的文笔,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往往文笔越是好的人,越是写不出好的作品。反而那些文笔一般的,却写出了很多直入人心的话。

说到三毛,我就想拿她和张爱玲做对比。两个人的写作风格迥异,三毛就是一个活在现实里的女人,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她说:“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张爱玲相反,她是一个活在梦里的女人,她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但是啊,如果可以,谁不愿意做一个活在梦里的女人呢?被人捧在手心,不需要经历太多的世事曲折,开心时可以矫情撒娇,伤心时可以挥霍败家,有丈夫的疼爱,公婆的接纳,一双儿女承欢膝下,相夫教子。闲来无事耍耍笔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样的女子大概是最幸福的了。

我不这么看,三毛的作品捕获了一代人的青春,我初中毕业那年暑假看完了三毛所用的作品,包括她死后别人为她写的传,时隔二十多年,作品里的具体细节和语言都记不起了,但那种追求灵魂自由的风格一直都记得。文笔是形式,能够流传的是思想的精髓。

三毛给予人的精神启示和她人生的传奇色彩远远重于她作品本身的价值,文字于她而言,更是一种记录人生和足迹的工具,以便于让世人了解,以便于抒发自我。

生活永远比文字更重要。这是三毛不朽的理念,她在自己的作品也里不止一次明白地表达过。她做过一个有趣的类比:对她而言,如果生活是一块甜美的奶油蛋糕,写作永远只是蛋糕上的那枚樱桃。

喜欢三毛的人儿们,固然是因为读她的文字入的坑,但最终所执着的,不还是三毛种种的经历、她在经历中所展现的可爱的坦诚、潦乱的倔强和悲悯的心态吗。

我觉得这就够了。三毛最棒的作品是三毛自己,她的文字也只是她自己的附庸。就像衣服一样,最终目的不在于衣服本身有多漂亮,而是能多大程度地展现穿衣人的美。文字终究隔一层,三毛有多美多传奇,三毛的一生是怎样一个谜,文字只给了大家一个引子,可能不能尽其万一,但剩下的,尽在想象。

把三毛推荐给过很多人,也见过不少对文字本来没什么爱好的姑娘,却恨不能与三毛一晤,引三毛为知己。

三毛不是作家,作家这个词对她而言太单薄,仅仅拿文字衡量她也太片面。三毛就是三毛,无可替代。

年轻的时候看三毛,没觉得她的洒脱有多难,就想着长大了,想干嘛就干嘛,现在才觉得三毛很了不起,至少她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她的勇气,我没有,只是在世俗的世界无奈的行走,可是,还是会想起诗和远方,向我的三毛致敬

三毛写的书,我最爱是巜撒哈拉的故事》就象自己也在其中,跟着她走进她的生活,看着荷西傻傻的样子。生活的艰苦让人看的幸福满满。三毛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因为她让我知道生活再苦也有爱。

标签:人云亦云,三毛,吹捧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5.com/life/26397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