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之任督明确地被伍柳否定之后,但是他们没有明示丹道之任督。
其实之前,张三丰早就说过:
督脉乃指先天一炁;任脉者,所谓“象帝之先”。
具体而言, 督脉即铅,任脉即汞。
杜光庭说 “石者,肾也;丹者,心也。安心息炁,保于肾脏,乃得延年,非为世间金石宝玉也。此之金石能保其命。又图南子云‘外宝如何内宝存。’此之谓也。”
伍冲虚说 “古以黑铅喻肾,肾中所发真气,取之而喻曰取白金。”
还用解释么?祖师说得没有这么“直白”了:
督脉=铅=肾
任脉=汞=心
“气海即肾,肾即心,心即道。”
找到没有?呵呵,这是白玉蟾主要要说的内容之一:
内丹道之心(下)肾(下),与禅宗之心一样, “同出而异名” ,都是虚拟概念。
那“肾藏精”啥意思?委悉乎?
我遇到过不少炼丹的,包括专业博士教授,说不知为啥多少年了炼精化气也没化出来个所以然。为啥?呵呵。伍柳那个本来就是虚拟概念,做代词用、为表徵故、以比喻尔,所谓“名是事不是”。
就像芥子须弥本为一物,精炁本来就是“一物”!
在佛法中,它具有第一义谛的崇高地位,谓之“如来藏”,即藏真如于心;丹派说肾主精,即精藏于肾。
伍柳出自佛系,取道教术语,把芥成须弥,换了语境,重新描述——何以道 “在今天下出家者如牛毛,得本者如麟角?” 因为理论上、概念上就是糊涂的,古人说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绝非虚语——哪种人比较容易得药?要么,是不识字的六祖;要么,是贯通三教的张伯端。
祖师甚么意思啊?
废话呀。没啥意思。
啧啧,就像一个人,他最重要的是“脑子”吧?这个随时都得带着,头发汗毛痦子瘊子大麻子瓮㼜大瘿都是配体之物,不要过度关注。
当然,也不是说配体之物就无所谓了,喏,不上麻药把你那“骈拇枝指”直接给切了同意么?一通“绕口令”过后,祖师后面说啥?
“紫金即河车,河车即黄芽,黄芽即白雪。”
亲!祖师在传道啊,祖师用最亲切的话说来,就不信。
非得遇到那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啥的大师灌汤灌顶?吼吼。
或曰,丹经上都讲了,内丹是精气神融成一体的一个高密度的小蛋丸!
嗯嗯 “大如弹丸色如朱橘” ——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声色味俱全,后说。
先看维摩诘戒把整一座须弥山,塞进了一粒芥子里,啧啧,不生动不形象么?那又是啥密度嘞?
“地有三奇乙丙丁,人有三奇精炁神。精固气全生元神,神合气足乃成真。”
自《内经》之后,精气神概念由哲学领域,逐渐参与“道医”的上层建筑,成为中国人最习惯最受用的精神(物质)范畴。
而精气神说,就像本与宗教无关的芥子须弥被借说佛法一样,待及被引入内丹道后,即谓“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一般而言,“ 精炁” 为一方,“ 神” 为一方。所谓 “上药三品精炁神,体则一,用则二。” 所谓 “身中无价宝,精炁与元神。保养长醒觉,无漏作真人。” 所谓 “内药了性,体具中黄,即元神而摄精炁者也。” ——显然为的是要对应上儒道文化的阴阳学说,即“一阴一阳之谓道”。
在《老子》中, 精=炁
在秦汉之际,精炁并用,《易传·系辞上》曰: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在修行文化中, 精炁 者,即 先天一气 ,也即 芥子 ,也即 黄芽 。
这粒“真种”见风而长,转眼而成“菩提树”,像龙女献珠一样,瞬间事尔。
如来接龙女之珠,山僧“收”剑归匣——佛教学者归纳成学术语言,就是精辟无比的 “三界唯心”、“万法归一”。
然后, “一归何处”? 是佛教学者随后的追问,而且又成为了一个新的“话头”,而且这个就是终极话头了——任何活着的人都回答不了,但凡能回答的人,都是 “死人” 。参吧。
这就引出了释道之间最根本的矛盾,可谓 “终极冲突” 。佛法的解释是 “月落后见” ,换一句比较容易理解的话,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谓涅槃大法,傅大士说 “法亡” 龙牙说 “心空不及道空安,道与心空状一般。”
所以,某种意义上,佛法搞的是 “死亡教育” ,可以叫 “归零文化” ——活着的时候,把心整死,以回避烦恼和痛苦,傅大士说 “心亡” 。而道家(道教)推崇的 “抱一文化” ,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理念,那就是长生,就是不死,就是 “抱一为天下式” 。即便是深受佛教文化浸染的中国士大夫,他宁可竹林抚琴,也不愿爬上竹竿顶上,纵身一跃啊,呵呵。
那白雪就是须弥了?
当然喽,不是它还能是谁?
而且是 “万象森罗一口吞,须弥倒卓虚空碎。”
倒卓者,倒立。
“须弥倒卓” 这个说法,不仅生动且也“形象”:
若不是山尖颠倒下来,冲着你我吾人,如何穿透这个微不足道之小宇宙?山尖尖对着人(心)——这一小〇,当下,那一个大〇——所谓须弥者,顺“窍”而入,噫,在大宇宙整个穿透了小宇宙之际,卖糕的,小宇宙还存在么?!
天文学怎么讲的?小行星与大行星的撞击结果,只能是前者“粉身碎骨”,而兼并于后者啊,而后,无彼此之分,成就“一体同观”。
呵呵, “如驴觑井,如井觑驴” 有点不讲究是吧?
如果它细腻而儒雅,那它就不是禅宗了。
换句老宿的讲究说法, “眼在虚空里,虚空在眼里。” 嗯嗯,凭空多出了些斯文,但是注意,这里的 “眼在” 和 “在眼” 均与肉眼无涉啊,皮之不存(人都没却),毛将附“眼”?
这一只眼即 “尽大地是法王眼” !
“法王眼” 即 “如来藏 ”即吾人心。
心为一小〇,虚空为一大〇,所谓“以圆解心”所谓 “将虚空剜窟窿” 所谓“ 圆果乃是圆中圆也” 所谓 “圆以圆融有漏为义,觉以觉尽无余为义也。”
高道则曰 “方圆径吋,混而相拘。” 则曰 “口对口,窍对窍。” 则曰 “天窍圆而藏性,地窍方而藏命。” 则曰 “内通外亦须通” 则曰 “以心观道,道即心也。以道观心,心即道也。” 则曰 “三字诀云‘口对口,窍对窍。’此直指内外皆空。” 庄曰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马丹阳道 “老子金丹释氏珠,圆明无欠亦无余。死户生门宗此窍,此窍犹能纳太虚。”
观人之初,莫不浑化于自然,如“婴儿”其时。
有了知识和见识以后,人们与自然,渐行渐远。
修炼是什么?泯灭主观,重返自然。
或者说,主客双亡,自然在心!庄子道 “天在内,人在外。”
所以说为什么修道的一定要参禅呢?当你参透了如此这般玄妙禅境,你还会在色身上琢磨那些“口对口窍对窍”、“生我之门死我户”在哪么?
“口对口窍对窍” 说得多么明确,那就是 两个圈儿对圈儿 啊,那就是 两个〇对〇 啊,就是 芥子对须弥 啊就是 两个空对空 啊。
或曰你说得这么绝对,能不能论证一下?
人生苦短,没有时间,下辈子论证吧。
哦,长沙和尚说 “须弥本非有,芥子原来空。将空纳非有,何处不相容?”
翻开丹经,哦, “成就顶门开一窍,个中别是一乾坤。” (李道纯《咏葫芦 》)
高道不是在逗葫芦娃玩。 “人身无处不丹田” 、 “黄庭一路皆玄关” ,根本不用谁给你解释,整个人就是一个〇啊,〇是啥,人天天挂嘴上的 丹田 呀,对比一下自己的理念,看看都歪到哪了?
“盖修至道,必自启窍,此窍不启,功难越入。” 一旦 内外之圆 —— 大小宇宙 叠加一处,噫, “一之为物,有两窍,两窍又止一窍。此一窍也,无内外,无边际” 即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者,还要谁说?
“柱杖横山河大地一时横;柱杖竖山河大地一时竖;柱杖不横不竖,山河大地自山河大地。” 还要谁说?
看过高人提炼过的,具备学术性质的精辟道论。再去读《观经》,噫, “一目了然” ——从远到近,一切山河大地、园林花木、各样形器等等油盐酱醋锅碗瓢勺,纳入胸怀、一样不拉……慧远都嫌“繁秽”了。秽者, 田中多杂草。五柳先生,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海德格尔所谓诗意的栖居,大概就是这样子吧。啧啧,草盛豆苗稀……
嗯嗯,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或曰实在 “难以理解” 。
确实,这不是理解出来的。这一段白话一下:
大道是一,(这个一)是合二(〇)为一(〇),(所以)这个一,它(即具有天地那个大〇的特征)与宇宙同大,又(具有吾人之心这个小〇的特点)细微到不能再细微!
一旦,大小之圆,内外宇宙,混元叠加——喏,天人合一,就是了。
噫,谁还要解?
柱杖子啥?你天天挂嘴上的丹田啊——尔时当下, “忽然遇到来时路,始知平生被眼瞒。” 当下尔时,再 “不被拄杖子瞒” 连连道 “老贼我识得你” 。
另一位衲僧怕吓着人吧,他不说须弥倒立,他说“顶门一锥”。
也是够狠的,呵呵。“虚空神”手把锥子,从你我吾人“顶门”,口对口窍对窍地捅下去——小小锥子进了脑袋,与诺大之须弥穿身,两下结果,复有何异?
你我吾人的脑袋不当下粉碎,亦不难乎?
傅大士再取一说,“慧剑当心刺”。
一把剑向着心窝子给戳了进去,戳了个“寒风飒飒透心凉”戳了个“六根门头空索索”戳了个“平生恩爱冷啾啾”,你我吾人的心不碎掉,亦不难乎?
与穿身之诺大须弥,与入顶之细小一锥,复有何异?
是有点暴戾哈。诗意的语境?有啊:
醍醐灌顶 、 天花乱坠 ,祖师道 “河车即黄芽,黄芽即白雪。”
炼精化炁还用说么? 精=炁
就像: 芥子=须弥
那位紫阳真人的嫡传毗陵禅师薛道光的契歌,总来四句,说了两家宗旨:
为啥许多男同志一心向道,十年数十年都走不出一步?观念上的错误是第一位,不知“心藏神”、“肾藏精”之来由、之隐代,不解精气神概念参与到内丹道后的真意,偏要从自个色身上,把所谓“元精”炼化为“元气”,全部身心地执著在一个皮囊上,把《老子》“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教导忘了。取刘一明解《西游记》一段:
你看看论坛,在这些句子面前,在人们摸到造化鼻孔之前,面对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整日介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动辄“我漏丹了”动辄求“不漏之方”——理论上已经荒唐了。
而且,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知音,一生亦仅有三四。学伍柳之法的不计其数,懂得伍柳之道的,概世也无几人。
乃至于所谓上药三品、五派丹法啊等等、等等啊,皆“纸上陈言”耳,如汉月之认为五宗归〇。丹派所修之道,只有一个,就是内丹道——就是陈抟老祖用一个(五层的)《无极图》,拆开了佛陀(“压扁”了)的那一个〇。把那个“言简意赅”的〇拆开之后,“恢复”为“立体的”结构,展示给人们看,性命之学的“究竟”原理。于是,阴阳五行八卦精气神等等,中国古代的哲学的、医学的——那个时代的最高妙的理论,纷纷登场——所以有“未有神仙不读书”一说,为甚么读书?“穷理尽性”!把我们的脑袋,把我们的思维,由复杂向简约推进,提炼到最洗练、最精粹的境界——这本身,就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修道的结果,一定是清心寡欲,淡泊宁静!但是,清心寡欲,并不是入道的核心技术。得着先天一炁,淡泊就实现了,进而改造内分泌系统,影响第二性征,道门以为,炼精(化)化炁。佛谓“漏尽”。祖师曰“虚无即自然,自然即运用,运用即火,火即药,药即气,气即神,神即丹头,丹头即大还。”所以,《连环经》要结束了,一句精彩撂出来,“子但片饷见玄珠,玄珠即是混元精。日炼时烹火温温,保尔身同天地存。”何谓“混元精”?精炁尔。
悟元子每一条教诲都很重要,看到这一句没有?
“或有炼心肾为内丹者” ——特别列出来,这是修道的通病。
用符号说: 一个一;一个〇……
换一句话: “虚拟光驱”尔……
丹派引进了道医学的任督概念,和道医的本意,已是天壤之别、迥然不同矣。
请一位禅宗老宿,来说说活子时与任督二脉,诸位必然大开眼界:
所以,任督二脉与另一组知名概念心与肾,可以对应关系:
督=肾,任=心 ——以两者隐代阴阳,表征静极生动、感而遂通之变。
社会上一些炼丹的大师傅,教一帮弟子,要把这两根“子虚乌有”之“皮管子”修通成仙,岂不难乎?
佛法是一乘道,它看见 “二“ 就不顺眼:没有 “肾” 啥事哈,只是一桩 “心事” 耳……
理上看得懂,还得在“入药镜”后,于事上亲见。
三十年的研修之得。今得之者,且行且珍惜!
或曰,何以知之?过来人言:
标签:任督,二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