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二者的疾病性质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不同以及预后不同。
一、疾病性质不同
1、精神分裂是精神分裂症的简称,指在遗传、神经发育障碍、环境因素以及滥用药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一种以感知觉、情感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慢性、严重性精神疾病,归属于精神障碍性疾病的范畴。
2、多重人格又称多重人格障碍,目前在医学上称为分离性身份障碍,是指患者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每一种身份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它们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成长经历、性别和年龄,具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心理、行为特点等,归属于人格障碍性疾病的范畴。
二、临床表现不同
1、精神分裂患者开始可能表现为情绪抑郁、焦虑、敏感多疑等;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患者开始变得对生活失去兴趣和动力、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主动参与社交活动等;当患者出现异常心理过程时,还可出现幻听、幻视、妄想、思维障碍以及行为异常等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攻击暴力行为、自杀。
2、多重人格患者常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身份状态,从一种身份向另一种身份的转换常常是突然的,一般只需要几秒钟;各个身份之间并不能意识到其他身份的存在,只是在另一身份进行活动时,该身份会感到好像失去了一段时间的存在,从而导致患者存在一段时间记忆缺失;并常伴有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症状。
三、治疗方法不同
1、精神分裂患者应首先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比如阿立哌唑、氯氮平、伊潘立酮、鲁拉西酮、奥氮平等,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等途径,而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还应将心理社会支持治疗等措施贯穿治疗的全过程,以帮助提高社交应对、与他人沟通等能力;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和(或)有频繁自杀、攻击冲动的患者,急性治疗期还可以单用或合用电抽搐治疗。
2、多重人格以心理治疗为主,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绘图、日记、催眠、宣泄、整合、修通等方式,整合分离了的人格状态;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的患者,还需要选择氟西汀、劳拉西泮等药物治疗。
四、预后不同
1、精神分裂的预后主要与患者病前性格、初始发病年龄、起病缓急、家庭状态、治疗是否及时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约40%的精神分裂患者经积极治疗,可获得良好的预后,部分甚至可以彻底缓解症状,不再复发。
2、多重人格的治疗相对比较复杂、困难,部分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将多个人格整合,形成统一完整的人格;部分患者可能无法得到康复,需要持续治疗,甚至反复住院。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因此,建议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及早前往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确定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以免贻误病情,严重危害精神和机体健康。
标签:多重人格,精神分裂,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