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泽平团队
特别鸣谢:白学松、柴柯青
智联招聘课题组专家 李强 王一新 李小丽
山东大学鲍江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徐宇航对本文数据整理有贡献
导读
人口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青年人才更是第一资源,随着人口红利消逝、人才价值日益凸显,前期我们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刻画了总体求职者流动趋势。本篇报告我们聚焦95后人才,探索95后求职者的流动趋势。 我们的研究发现:95后更向往发达城市,一二线城市人才集聚、三四线人才流出,这预示着中国未来人口流动尤其青年人才流动的都市圈城市群化趋势。
摘要
解密95后求职人才特征 : 中国共有约2.6亿95后人口(1995-2009年出生人群,现12-26岁),劳动年龄的95后人口约2亿人(16-26岁),占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的22.7%。智联招聘有约2.3亿个人注册用户,日均活跃用户数(含登录、有求职行为的用户)约630万,其中,求职人才即当年有简历投递行为的用户中约85%为大专及以上学历,远超全国就业人口的14.6%(2015年小普查数据);在求职人才中,约41%为16-26岁人才,即本文所指的95后人才;在95后人才中,约48%为跨城求职者,即现居住城市和简历投向城市不同。 本文使用智联招聘统计的总体及95后人才求职行为数据情况进行对比,探究95后求职人才特征及流动趋势。
从性别看, 95后女性求职占比更高,95后、总体流动人才中女性占比分别为49%、43%; 从学历看, 51%的95后异地流动人才为本科学历,这一比例高于总体的49.1%; 从工资看, 95后为职场新人,工资水平低,流动人才中月收入6K以下占比74.6%,远高于总体的58.3%; 从行业看, 95后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其流动人才在IT行业占比为21%,高于总体的19.1%,而在地产、制造业合计占比27.6%,明显低于总体的31.1%。
榜单概览:京深沪居前。1)中国最具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京深沪居前。 95后年轻人才生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生活富足,更倾向工作发展和享受生活的平衡,选择就业城市不仅关注薪资,还关注创新环境和文娱产业发展情况。 基于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和每百万人电影院数量作为外部指标,叠加智联招聘提供的95后人才流入占比、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95后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四个内部指标构建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从结果看,北京、深圳、上海位居前三,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武汉、郑州位居前十。 2)细分指标解读:一二线城市吸引高学历人才、粤苏创新活力高。 观察各分指标排名靠前的城市,在高学历方面,一线城市及成都、杭州等强二线城市排名靠前;在收入方面,京沪及长三角区域城市更有优势;在创新方面,粤苏两地城市创新活力较强,深圳创新活力突出。
人才流动趋势:95后更向往发达城市,一二线城市人才集聚、三四线人才流出。 分地区看, 95后人才向东部集聚更明显,人才净流入占比为17.0%,明显高于总体求职者的11.5%。 分线看, 95后更向往一、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0.2%、8.2%,远高于总体的3.5%、3.4%。 分城市群看, 95后更倾向往五大城市群集聚,合计净流入占比为14.4%,远高于总体的7.9%,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95后人才集聚,成渝和长江中游净流出。
重点城市:95后在一线城市之间、城市群内流动为主流。 1)一线城市: 对95后聚集程度更高,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为均高于总体;95后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从广州净流向深圳,主因上海落户条件放松、深圳经济发展潜力和创新动力高于广州。 2)二线城市: 杭州、成都对95后人才集聚程度高,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高出总体0.8、1个百分点;95后人才大部分为城市群内部流动,由于武汉地处主要经济带中心、九省通衢,其人才来源地丰富,前十大城市来自9个不同省级行政单位。
政策建议: 一是充分尊重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各地比较优势顺势而为;二是进一步深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人口自由迁徙的枷锁;三是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推动完善产业结构和公共服务、交通设施等布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目录
1解密95后求职人才特征
2榜单概览:向往发达城市,更倾向长三角、珠三角
2.1中国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京深沪居前
2.2细分指标解读:一二线城市吸引高学历人才、粤苏创新活力高
2.3人才流动趋势:95后更向往发达城市,一二线城市人才集聚、三四线人才流出
3重点城市:95后在一线城市之间、城市群内流动为主流
4政策建议:充分尊重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正文
1解密95后求职人才特征
中国共有约2.6亿95后人口(1995-2009年出生人群,现为12-26岁),劳动年龄的95后人口约2亿人(16-26岁),占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的22.7%。智联招聘有约2.3亿个人注册用户,日均活跃用户数(含登录、有求职行为的用户)约630万,其中,求职人才即当年有简历投递行为的用户中约85%为大专及以上学历,远超全国就业人口的14.6%(2015年小普查数据);在求职人才中,约41%为16-26岁人才,即本文所指的95后人才;在95后人才中,约48%为跨城求职者,即现居住城市和简历投向城市不同。 为突出95后人群特征,本文使用智联招聘统计的总体及95后人才求职行为数据进行对比,探究95后求职人才特征及流动趋势。
1)从性别看,95后女性求职占比更高,95后、总体流动人才中女性占比分别为49%、43%。 95后、总体流动人才男女比例分别为51:49,57:43,95后流动人才中女性占比更高。可见95后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且独立,求职意愿较强。
2)从学历看,51%的95后异地流动人才为本科学历,这一比例高于总体的49.1%。 95后流动人才中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9.5%、33.9%、51.0%、5.6%,本科及以上合计56.6%;总体流动人才各学历占比分别为10.4%、33.0%、49.1%、7.5%,本科及以上合计56.7%。95后本科阶段人才占比比总体多1.8个百分点,95后硕士及以上阶段流动人才占比比总体少1.9个百分点。
3)从工资看,95后为职场新人,工资水平低,流动人才中月收入6K以下占74.6%,远高于总体的58.3%。 95后、总体流动人才月收入4K元以下占比分别为42.3%、30.4%,月收入在8K及以上占比分别为10.2%、24.4%。95后人才多为职场新人,收入较低,同时低收入会降低工作满意度和在城市中的归属感,从而更倾向跨城求职。
4)从行业看,95后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其流动人才在IT行业占比为21%,高于总体的19.1%,而在地产、制造业合计占比27.6%,明显低于总体的31.1%。 95后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21%、15.9%、11.7%,合计占比48.6%,总体求职人才最多的也是这三个行业,合计占比50.3%,95后人才行业集中度略低于总体。其中95后在TMT行业占比为21%,高于总体的19.1%,而地产、制造业占比低于总体,说明年轻人选择传统行业倾向明显降低,而对于互联网、电子、通信等新兴行业更加青睐。从二级行业看,95后流动人才在教培、互联网/电子商务、专业咨询、医疗美容行业占比分别为10%、8.9%、5.8%、4.2%,均高于总体的7.3%、7.8%、4.7%、3.5%,而95后流动人才在地产建筑领域占比为13%,低于总体的14.3%。
2榜单概览:向往发达城市,更倾向长三角、珠三角
2.1 中国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京深沪居前
从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看,北京、深圳、上海位居前三,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武汉、郑州位居前十。 此前,我们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定义人才吸引力指数为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净流入的加权结果。 95后年轻人才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生活富足,更倾向工作发展和享受生活的平衡,选择就业城市不仅关注薪资,还关注创新环境和文娱产业发展情况。基于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权重10%)、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权重10%)和每百万人电影院数量(权重10%)作为外部指标,叠加智联招聘提供的95后人才流入占比(权重20%)、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权重20%)、95后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权重15%)、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权重15%)四个内部指标构建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 从结果看,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位居榜首;深圳位列第二,相比总体人才,深圳对95后年轻人才的吸引力超过上海。深圳在一线城市中人口结构最年轻,15-59岁人口占比为79.5%,高于北京、上海、广州的68.5%、66.8%、74.2%。并且根据我们选取的创新和文化指标,深圳在前20强中分别排第一和第二,同时深圳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随着人口承载能力受限,年轻人才在深圳收紧落户门槛窗口期也将积极抢占人才高地,创新的产业结构、丰富的文娱活动、更低的落户门槛吸引年轻人到深圳就业;上海、广州依次为第三、四名;二线城市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武汉、郑州跻身前十强。在前50强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36、6、6、2个;一二三四线分别有4、29、15、2个,分别占一二三四线城市数量的100%、82.9%、18.5%、1.1%;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分别有18、7、3、2、3个。
与总体人才相比,95后更青睐省会城市。从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情况看,部分省会城市较我们前期发布的总体人才吸引力排名有所提升,郑州、济南、西安、沈阳本次排名较我们前期发布的总体人才吸引力排名分别上升9、5、6、15名。
2.2 细分指标解读:一二线城市吸引高学历人才、粤苏创新活力高
观察各分指标排名靠前的城市,在高学历人才方面,一线城市及成都、杭州等强二线城市排名靠前;在收入方面,京沪及长三角区域城市更有优势;在创新方面,粤苏两地城市创新活力较强,深圳创新活力突出;在文娱方面,旅游城市三亚、拉萨排名靠前,带动整体指数排名跻身前50名。 在高学历人才方面, 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前十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南京、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占比分别为12.2%、9.6%、5.1%、4.6%、4.5%、4.3%、4.2%、3.2%、3%、2.9%,合计占比53.6%。北上深作为一线城市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合计占比26.9%,同时成都、杭州、南京等强二线城市对高学历人才的集聚效应超过一线城市广州,成都集聚省内50%以上的本科院校,有2所985和5所211学校,大学生数量在西南地区靠前,拥有先天人才优势,杭州近年加入“抢人”大战,2020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增速达356%,浙大系和阿里系企业的“抢人”风头强劲。 在收入方面, 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十的北京、上海、苏州、杭州、广州、宁波、南京、绍兴、深圳、嘉兴,除一线城市外均位于长三角地区,江浙一带城市居民富足程度高,尤其是苏州、杭州超过一线城市广州、深圳位列收入三、四名。 在创新方面, 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前十的城市是深圳、中山、珠海、苏州、佛山、东莞、广州、南京、北京、杭州,其中6城位于广东省、3城位于江苏省,粤苏两地创新活力较强,2020年R&D经费投入位列全国前二。深圳每万人的专利授权数量达124个,是唯一数量过百的城市,作为全国的创新创意大都市,在优越创新环境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已经超过30%。
2.3人才流动趋势:95后更向往发达城市,一二线城市人才集聚、三四线人才流出
1)分地区看,95后人才向东部集聚更明显,人才净流入占比为17.0%,明显高于总体求职者的11.5%。 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 95后流入东部地区占比为58.2%,略低于总体人才的59.6%;其流出占比41.3%,远低于总体人才的48.1%, 东部地区更能留住95后人才 ;中部地区95后和总体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18.9%、18.8%,基本持平,流出占比分别为26.0%、23.9%, 95后人才加快流出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95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均高于总体;东北地区95后和总体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4.8%、5.1%,流出占比分别为9.1%、8.8%,东北地区人才流动性较低。 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 ,东部地区95后和总体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7.0%、11.5%,95后在东部地区集聚效应更高;中部分别为-7.1%、-5.1%;西部分别为-5.1%、-2.7%;东北分别为-4.3%、-3.7%,中西部95后人才净流出明显大于总体,东北地区与总体基本持平。东部地区经发达,GDP占比超过一半,人均产值更高,年轻人充满活力和抱负,相对总体,更倾向经济活力高、发展潜力大的东部地区。
2)分线看,95后更向往一、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0.2%、8.2%,远高于总体的3.5%、3.4%。 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 一线城市95后流入占比为20.8%,高于总体的19.1%,人才流出占比为10.6%,低于总体的15.6%;二线城市95后人才流入占比为50.0%,高于总体的46.2%,人才流出占比为41.8%,低于总体的42.8%;说明相对于总体人才来说, 95后更愿意留在一、二线城市 。而95后人才流入三、四线城市占比均低于总体人才,流出占比均高于总体人才,说明相对于总体人才来说,95后人才更倾向流出三四线城市。 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 一线城市95后和总体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0.2%、3.5%,二线城市占比分别为8.2%、3.4%,95后在一二线城市集聚效应明显高于总体人才;三线城市分别为-6.1%、-1.0%;四线城市分别为-12.4%、-5.82%,三四线城市95后人才净流出明显大于总体。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经济活力充足的一线城市仍吸引年轻95后,同时年轻人也向发展潜力和生活性价比更高的二线城市集聚。
3)分城市群看,95后更倾向往五大城市群集聚,合计净流入占比为14.4%,远高于总体的7.9%,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95后人才集聚,成渝和长江中游净流出。 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 长三角95后人才流入占比为21.0%,略低于总体的22.0%,流出占比为12.1%,低于总体15.6%,95后人才在长三角流动性最高,且相对总体来说,95后在长三角流动性小,且95后人才更愿意留在长三角;珠三角95后人才流入占比为14.2%,高于总体的13.2%,流出占比为8.3%,低于总体的9.4%,95后在珠三角流动性低于长三角,但是珠三角对95后人才也具有较强吸引力;京津冀95后人才流入和总体基本持平,分别为12.1%、12.6%,流出占比为11.2%,低于总体的13.29%,相对总体来说,95后更愿意留在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95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均高于总体,95后人才在两个城市群的流动性大于总体。 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对95后人才的集聚效应强于总体,净流入占比分别为8.8%、5.9%、0.9%,高于总体人才的6.43%、3.84%、 -0.74%;95后人才在成渝净流入占比为-0.1%,虽然表现为净流出,但是占比低于总体的-0.5%;长江中游95后和总体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2%、-1.2%,基本持平。95后和总体净流入五大城市群占比为14.4%、7.9%,95后更倾向往五大城市群集聚。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五大城市群,它们以11%的土地聚集42%人口,创造53.5%的GDP,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是经济最活跃地区,经济占比合计达23.6%,95后年轻人更倾向有经济活力的地区。
3重点城市:95后在一线城市之间、城市群内流动为主流
我们选取95后人才吸引力前十城市(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武汉、郑州)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一二线城市对其划分。
1)一线城市对95后聚集程度更高, 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为均高于总体,并且95后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从广州净流向深圳,主因上海落户条件放松、深圳经济发展潜力和创新动力高于广州。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 ,一线城市北深上广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2.9%、2.9%、2.7%、1.7%,均高于总体的0.2%、1.3%、1.2%、0.9%,95后人才向一线城市聚集程度高于总体。 从来源和去向地看, 流出北京的95后人才中8.5%流向上海,流出上海的9.2%流向北京,北京和上海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第一位,其中北京流向上海和上海流向北京的95后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0.3%和0.2%,95后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2021年上海放宽了高学历和留学生人才落户条件,硕士学位人才在沪工作年限从5年降至1年、留学生落户取消第一份工作限制,相对北京来说更能吸引年轻优秀人才来沪就业;95后人才从深圳流出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54.3%,高于流入城市合计的37%,流出深圳的城市更加集中。其中流入深圳的95后人才中有11.5%来自广州,流入广州的有7.8%来自深圳,深圳和广州互为来源城市第一位。其中深圳流向广州和广州流向深圳的95后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0.4%和0.6%,95后人才从广州净流入深圳。一方面,广州、深圳地理位置较近,文化相近,人才流动方便;另一方面,深圳经济发展潜力和创新动力高于广州,2021年上半年深圳GDP为11009.4亿,高于广州的10653亿,且深圳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为124个,远高于广州的68.5个。
2)二线城市中,杭州、成都对95后人才集聚程度更高,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高出总体0.8、1个百分点;95后人才大部分为城市群内部流动,由于武汉地处主要经济带中心、九省通衢,其人才来源地丰富,前十大城市来自9个不同省级行政单位。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 前十强二线城市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武汉、郑州的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2.4%、1.3%、0.9%、1.2%、0.7%、0.2%,较总体分别高出0.8、0.4、1.0、0.4、0.5、0.7个百分点,杭州、成都对95后集聚程度更高。 从来源和去向看, 杭州流入流出城市前两名均为北京、上海,合计占比分别为7.8%、15.8%,杭州发展所需人才主要在一线城市中,杭州也具有从一线城市抢夺人才的能力;南京流入流出城市均有8个位于长三角地区,合计占比分别为21.5%、41.5%,南京和长三角的人才互动非常频繁,部分因为南京高校较多,长三角人才为求学向南京集聚,毕业后从南京回流至长三角其他城市;95后人才向成都流入和从成都流出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分别为35.3%、43.6%,流出成都的城市更集中;苏州流入流出城市均有5个在长三角地区,占比分别为18.7%、36.79%,其中上海对苏州虹吸效应明显,从苏州流向上海95后人才占比为14.6%;武汉地处长江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有“九省通衢”之称,95后人才来源地遍布各地,前十城市中来自9个不同的省级行政单位。流出武汉的城市更集中,其中流出前四大城市为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均为一线城市,合计占比27.5%;流入郑州城市有9城位于中原城市群,占比35.9%,流出郑州城市有6城位于中原城市群,其余4城为北上深广。
4 政策建议:充分尊重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在老龄化、少子化背景下,多数城市面临年轻人口萎缩、人口快速老化问题,近年来各城市纷纷加入“抢人大战”,抢人才也是抢年轻人口。95后人才多数是职场新人,年轻且有活力,其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前我们推出的《中国人口大迁移:2021》报告中分析了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人口流入可以增加年轻劳动力供给、缓解老龄化压力;增加人才供给、促进创新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扩大消费需求。人口流出会加重老龄化,加重养老负担,严重拖累财政、制约经济活力。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充分尊重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各地比较优势顺势而为。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决不能是追求各地区经济总量均衡,也不可能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2月在《求是》发表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指出,要尊重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地区集聚的客观规律,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近年中国城镇发展战略逐渐调整为“以中心城市为引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都市圈建设为突破口,对中小城市分类施策”,但任重道远,共识还未形成。
二是进一步深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人口自由迁徙的枷锁。 2014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500万以上特大城市人口规模。2016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落户限制。2020年,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探索实行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当前户籍制度改革深化推进,但部分大城市落户仍有限制,这并不利于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推进服务业发展。在少子化老龄化背景下,应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各大城市群内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增强各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包容性。
三是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推动完善产业结构和公共服务、交通设施等布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方面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合理规划和引导紧凑连续的多中心城市产业布局,加快现有园区转型,因地制宜,完善城市功能。另一方面要优化公共服务、交通设施等布局,加快规划调整,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常住人口总量和结构,分区分级布局公共服务。进一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大力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密度,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多元化发展,改善出行效率。未来的城市规划要尊重人口流动规律,不能车多了限号,人多了往外撵人。规划编制应以人为本,完善市民参与机制,充分了解市民对城市发展的期待和需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