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诛笔伐
1.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2.出处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3.例句
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新文化的先驱者们对封建主义文化毫不留情地展开了口诛笔伐。
成语“诛笔伐”前面的一个字是口。
口诛笔伐,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 zhū bǐ fá,意思是指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出自宋·陈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大张挞伐。
反义词:歌功颂德。
成语诛笔伐前面的一个字是“口”字。
口诛笔伐
[ kǒu zhū bǐ fá ]
基础释义:
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详细释义:
【解释】: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出自】:宋·陈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
【示例】: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是诗人句,垄上璠间识者羞。
◎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与批评。
出处:
宋·陈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
口诛笔伐
成语释义
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成语出处
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 墦间识者羞。”
成语辨析
【近义词】大张挞伐【反义词】歌功颂德。用于对坏人坏事的揭发与批评,示例:对坏现象我们要口诛笔伐。
标签:笔伐,成语,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