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扔东西,就让我想到日剧《我的家空无一物》中的小诗:
“大多数东西,有了会很好,没有也无妨。”
听说看剧的朋友,剧没看完,东西倒扔了不少。在我看来,只要不走极端,剧中的方法还是值得拿出来讨论和借鉴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不知从哪扔: 家里总有数不清用不完的锅碗瓢盆,可能是你某次激情下单后的冲动;可能是你暗自决心下次一定用的勇气;可能是你被他人蛊惑心智的惩罚,总之它们常年落灰,偶尔被想起,诡异的是,当你已经扔掉它的时候,你发现又需要它了……久而久之,你害怕了,扔还是不扔,That is the question……
现在推进式代替法就是赋予东西的第二个使用方法,而扔掉一个别的东西的方法。 比如说扔不掉的一个碟子给宠物当食盆、可以放置零碎小物,总之找到它第二个使用方法。把喜欢的东西转作他用,把没那么喜欢的东西扔掉就完事了。
2.找不到扔的好时机: 当你不知道该不该扔东西的时候,你就和你的东西玩一段时间的“躲猫猫”就好了。
通过这种方式测量出对物品的需求度,如果在“躲猫猫”期间,你一次都没有想到那个东西,或者偶尔被需要。那你可以判定它是需求量低且可以扔的东西了。也就是说故意对物品保持距离,以此对需求度进行再确认。 3. 想扔又怕后悔: 当你面临想添新时,就要有必须扔一个旧物的觉悟。如果做不到,就不要添新,这样就不用面临扔旧东西会后悔的想法。总之 想要扔掉的东西,重新进行保养,可能又会恢复对它的喜爱。通过不扔东西,来不增加新东西,这也是一个选项。 4.无论怎么收拾房间都很乱: 房间越收拾越乱,根本原因就是 无效收纳 。看似忙活了一通,但东西没有按照科学方法进行分理。
同色等间距分割布局法了解一下 ,说人话就是,依据物品的颜色分别按相同间距分开放置,分成三种不同颜色,更有助于分类,有图案和花纹的东西会造成视觉上的杂乱,尽量避免,据说按照这个方法收拾的强迫症都被治愈了。
5. 买收纳盒反而空间更挤了: 去买一物两用的收纳工具,比如带收纳性质的凳子等。
对于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更提倡精简,而非极简。
就像《我家空无一物》中,女主在和妈妈整理去世的外婆的遗物时候,她发现做不到义无反顾地扔东西了。
小时候女主念得一首诗,外婆随手记下来了;去留学旅行回来给外婆的礼物,外婆完整保存着,舍不得用;女主妈妈给外婆写了好多信,外婆原封不动保存着。
怀旧是人类的天性,比起空无一物的家,我更爱日常平凡有烟火气的家。平和审视家的不完美,小毛病,有点乱,不要苛责,放弃极致。
标签:该不该,好多,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