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飞鸟羽毛脱落,养鱼之水已干涸。用以比喻不得志,处境极为困难。南朝 宋 鲍照《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亦作“铩羽涸鳞”。明 杨慎《高泉临行再赋此以别》:“铩羽涸鳞去安所,翾飞川咏几时同。”
并列 翅膀受伤害的鸟,暴鳃的鱼。比喻困顿失意,处境极为困难。南朝宋·鲍照《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贬义。用于比喻失意者。→涸辙穷鱼涸辙之鲋 涸辙穷鳞。也作“铩羽涸鳞”。
铩羽的解释 摧落羽毛。常比喻不得志。 唐 柳宗元 简吴武陵诗:“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提携,鎩羽忽高飞,剑出 丰城 狱底。” 严复 救亡决论:“千万旅进,人皆鎩羽,我独成龙,是冥冥中之鬼神,又许我为儒也。”参见“ 鎩羽暴鳞 ”。
暴鳞的解释 暴鳃的鱼。喻失意者。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上疏:“鎩羽暴鳞,復见翻跃;枯杨寒炭,遂起烟华。”
溺:水淹。由:同“犹”。好像。看到别人受饥被淹,就像是由自己引起的一样。指同情别人的苦难并设法加以拯救。语本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标签:铩羽暴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