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五>百科知识>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哪些知名的藏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哪些知名的藏品?

2024-06-01 23:40:39 编辑:join 浏览量:557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哪些知名的藏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最知名的藏品是西周青铜重器“毛公鼎”。该鼎通高53.8厘米,清道光28年(公元1814年)前后于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毛公鼎”出土后,经多次转手秘藏。抗战期间,险为日本军方所夺。抗战胜利,民间献鼎归公,后被国民党携至台湾。其铭文中有阳文网格线,是西周中晚期制铭的习惯。除了史料的价值外,“毛公鼎”在中国古文字学与书法艺术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周青铜重器“毛公鼎”

“毛公鼎”属于宗庙祭器,其内壁铸有500个字的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又令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最后颁赠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由内容推测,“毛公鼎”应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时,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

台北故宫第二件知名藏品为西周晚期的“散氏盘”。它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在于盘内共有357字的铭文,记载了西周时散国和邻国解决土地纠纷的协议。在西周以后,流行起在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举凡祭祀、战争、赏赐等大事,甚至是契约,都被纪录在青铜器上。

西周晚期的“散氏盘”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此帖共写了230字,本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为叛军安禄山所残杀。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误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在此帖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

唐代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

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书法《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苏轼撰诗并书,共129字。当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他在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这两首五言诗。”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书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北宋苏轼的书法《寒食帖》

五代书画名家赵干的作品《江行初雪图》,有李后主的题字。绢本水墨设色 纵25.9厘米,横376.5厘米。全卷描写长江沿岸渔村初雪情景。天色清寒,苇业树林,江岸小桥,一片初白,寒风萧瑟,江水微波;渔人卫寒捕鱼,骑驴者缩瑟前进,表现出江南初冬渔民和旅行的生活情况,绘景画人均积传神。图中树石笔法老硬,水纹用笔尖劲流利,天空用白粉弹作小雪,表现出雪花的轻盈飞舞。

五代赵干的作品《江行初雪图》

北宋范宽的山水画《溪山行旅图》。绢本,浅设色画,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画面内树叶间有“范宽”二字题款。历代评论家对此画称赞备至。画中巍峨的高山顶立,矗立在画面正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画面,顶天立地,壁立千仞,予人以鲜明的印象。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着。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元代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黄公望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这是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北宋汝窑“水仙盆”。汝窑一向被人们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原为民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此水仙盆方圆口、浅腹,直壁下收,下承以四云头足,通体满釉,釉色如澄澈的天空,似“雨过天晴云开处”的淡青色,釉中掺有汝州当地的玛瑙石成分,釉面光泽莹润多变,如春水般柔和清澈,妙不可言,且开细片,纹线细小,底有细小的支钉痕,为裹足支烧,通过支丁痕可见胎色为香灰胎。由于汝窑烧造时间短,制品较少,南宋文献就有“近尤难得”的记载,目前宋汝窑传世品极少,可见其珍贵程度。

北宋汝窑“水仙盆”

北宋汝窑“莲花氏碗”。原器应与一执壶配套,为一温酒用器,晚唐至宋所常见。此碗呈十瓣莲花式,碗腹壁稍呈圆弧,直口稍敛,口缘花瓣流畅贯连,圈足稍高。整件器物由底至口厚度均匀,釉薄不透明,釉色呈青蓝,有细开片。全器满釉,圈足内底以五支钉垫烧,支钉点极细,支钉痕胎土呈灰黄色。

北宋汝窑“莲花氏碗”

翠玉白菜。这一直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超人气明星,故宫不敢随意换展品,即使国外也有大博物馆想借展,故宫也都回绝。许多岛内外游客一进故宫,就先问翠玉白菜放在哪里里,一定要看过翠玉白菜才觉得不虚此行。翠玉白菜一体成型,深受喜爱,在翠绿的菜叶上有两只昆虫,体型较大的、伸长著后脚的是螽斯,位在上方、小只的则是蝗虫。仔细看螽斯头上延伸出来的两根须须,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若从左侧仔细看,确可发现左边的一根须从头部处缺损了一公分左右,但长须后半段仍附在菜叶上。

翠玉白菜

此前台北故宫举办了“国宝的形成——书画菁华特展”,从展品中我们可以一窥台北故宫所藏的书画精品。

部分展品:

晋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册页

晋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册页,纸本,纵:23 公分,横:14.8 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释义:王羲之拜上:刚才下了一阵雪,现在天又转晴了,想必你那里一切都好吧!那件事情没能帮上忙,心里纠结至今。世上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无奈。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亲启。

唐人宫乐图轴

唐 《唐人宫乐图》,作者不祥,绢本设色,48.7x69.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格局短窄,原本可能是宮中使用的裝飾屏風,後來才被改裝成掛軸。內容描繪後宮女眷十人,圍坐於長方大桌的四周,有的飲茶,也有人正在行酒令;上方的四人,分別吹彈篳篥、琵琶、古箏與笙,替這一場宴飲的人助興。畫上雖無作者名款,但人物各箇體態豐腴,髮髻衣飾的畫法,亦皆符合唐代女性的審美風尚。推測應出自受張萱、周昉風格影響的畫家,也是院藏作品中,年代超過千載,最能呈現晚唐宮廷女性形象的優秀名蹟。

宋徽宗 诗帖卷局部

宋徽宗(1082-1135),北宋第八位皇帝。工書畫,真、行書遠宗唐人薛稷、薛曜,並自創「瘦金書」。本幅絹面,朱絲界行,書五律一首,末題「宣和殿製」,鈐「御書」印。通卷筆畫細瘦,健拔有神。線起收之際,特意展現藏鋒、露鋒、使轉、提頓的痕跡。正如拖尾陳邦彥跋:「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逕。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真神品也。」然徽宗傳世多中、小楷題簽,惟此卷瘦金書作五寸大字,至寶無疑。(2017/10/04-11/14)

唐韩幹牧马图册页

唐 韩幹,《牧马图》,绢本设色,纵27.5厘米,横34.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牧马图》是唐代著名画马圣手韩幹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位戴幞头、佩马鞭的虬髯官员,骑一匹白马,牵一匹黑马,准备外出放牧的情景。从画风来看,牧马人两腮胡须,体格高大肥壮,是为胡人相貌;马匹神骏雄健,属来自西域之品种。造形上,黑白二马健硕丰满,生动逼真,纯是从写实中来。画上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款:“韩幹真迹”。

韩幹是一位非常注重写生的画家,他多以皇家马匹为自己的描绘对象。对于他画的马,唐代大诗人杜甫认为韩幹画的马,都是肥马,只会画肉不会画骨。其实并不是韩幹不愿意把马画得瘦点,而是他所处的朝代正好国泰民安,宫中的马都肥硕膘满,那里有瘦马?所以他画出肥马就无足为奇了。

宋徽宗文会图轴

宋徽宗《文会图轴》,绢本,设色,纵:184.4,厘米:宽123.9 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描繪一群文士在池畔園苑中飲宴的情景。偌大的黑色方形漆案,設置在樹下,案上成組餐具與果食擺滿桌面。近處另有一群僮僕在小桌上備茶。人物均神情雅俊、眉清目秀,器用、園景描繪細緻講究,應為徽宗朝畫院的精工之作。由畫幅上端兩側宋徽宗及蔡京題跋,可推測畫中圖像應與唐十八學士〈登瀛州圖〉相關。雖然精緻華麗,卻仍流露文雅氣息,足堪代表宋徽宗對畫院的要求與成果,無論在畫作品質或研究價值上,均屬難得之重要畫蹟。(2017/11/15-12/25)

宋高宗书女孝经马和之补图上卷卷

《宋高宗书女孝经马和之补图卷》局部,图卷,绢本,纵:26.4厘米,横:70.3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女孝經》是唐朝侯莫陳邈之妻鄭氏所作,內容在闡述孝道真義及各種女性的禮儀規範。原有十八章,畫卷僅存其半,採一圖一文的裝裱形式,舊題為高宗書馬和之繪。馬和之,錢塘人。高宗紹興間中進士,高宗、孝宗深重其畫。筆法飄逸,自成一格。 此作中人物鉤勒細謹,面容清雅秀逸,筆墨雖極為精到,但與馬和之並不似,反倒更近於馬麟(13世紀)的風格;而且幅前所謂高宗題字,也較近於理宗(1225-1264在位),故宜易名為〈宋人書畫女孝經〉。(2017/11/15-12/25)  

宋 文同 墨竹轴

宋文同《墨竹图轴》,绢本墨笔,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同(1018-1079),字與可,工詩文書法,所創墨竹畫法為後世所宗,譽為「湖州派」。本幅畫一竿懸崖倒垂竹,主幹曲生,勁拔如龍。竹節留白,上下相扣。畫用中鋒筆法,筆尖使轉翻飛,配合墨色濃淡,一氣呵成,概括而生動地表現枝葉的俯仰向背。物象既鮮活又逼真,印證北宋畫家著重物象之理的時代性。雖無名款,但品質精良,世所罕見,又有二方作者印記,無疑為文同墨竹真蹟,更是北宋文人水墨畫的代表。

宋人画秋塘双雁轴

《宋人画秋塘双雁图》,图轴,绢本,设色画,纵:170公分,横:167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雁、鵝同科,古人多通稱為雁。本幅畫秋日池塘一隅,微有風意。雙鵝在淺灘間休憩,四周黃蘆、紅蓼、枯荷相映成趣。翠鳥卻驟然飛起,劃破了靜謐。其中一鵝引頸而望,仍不改情意。畫家利用洲岸、水草、殘荷組成圓形構圖,再通過禽鳥的視線與動態,製造畫中的呼應關係。綜觀構景與筆法,近似崔白的風格,表現出畫家對自然生態詳實的觀察與描繪。類此巨幅且優異的北宋花鳥畫作並不多見,本幅應是徽宗朝畫院秋渚水鳥題材的存世傑作。

图片以及说明文字来自台北故宫官网。

标签:藏品,故宫博物院,台北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5.com/article/12937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