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僳是“谁”?
这位被误认为“许巍升级版”的谷僳,来自兰州,《我是谁》是他过去大学时代作品的结晶。今年24岁的谷僳笑说自己虽然很欣赏许巍,但和许巍并不相识,也并不觉得自己的《那风筝》和许巍有多少相似之处,可能惟一相近的就是歌曲气质中的茫然,而这种迷茫在许巍早年作品中经常可见,也是许巍的铁杆歌迷最为怀念许巍早期作品的一个重要理由。
其实,谷僳与许巍的经历还是不无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来自于祖国西部大城市的充满理想主义的青年人,都是高校的学生出身,也都曾经是摇滚乐队的乐手,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狂热地热爱音乐的、不安分的灵魂。
生于80年代初的谷僳,由于受到哥哥的影响,从初中时期就开始疯狂迷恋上了摇滚乐,开始跟随哥哥学习爵士鼓和吉他的演奏技巧,并组建了摇滚乐队。上大学学习美术后,乐队的伙伴们各自单飞,谷僳开始在电脑上DIY自己的音乐,并为独立DV电影创作音乐。1999年,他与伙伴们成立了一支名叫“临界树”的乐队,以演唱摇滚乐和布鲁斯音乐为主,这支乐队当时在兰州影响很大。这期间,谷僳曾经第一次来到北京,向京城的流行音乐前辈们讨教创作的技巧和演奏技艺,受益匪浅。
短短几年年,谷僳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从一个热爱音乐的大学生成为了一位专业录音师、一位优秀创作歌手、进而成为一位集词曲、编曲、演唱、演奏、录音制作为一身的全能型音乐人。
2003年,带着自己的50多首作品,谷僳第二次进京。这次他的主要目的不是学习,而是发展,他确实也以自己的实力,很快得到了机会。
“谁”造谷僳?
当谷僳第二次来到北京,他的作品小样很快被资深音乐人郭传林所看中,并火速将谷僳签约到他旗下的鸿钛唱片。
圈内人都知道,被尊称为“四哥”郭传林曾经一手打造了1990年代初期黑豹的音乐高峰,他也曾经是轮回乐队、郑钧等许多著名艺人的经理人,只不过,由于对内地歌坛的失望,一向在音乐方面十分挑剔的郭传林已经多年没有在流行音乐/摇滚乐范畴有所动作。
谷僳和这张《我是谁》是近10年来,郭传林的第一次。
郭传林说此次重新出山原因很简单,就是谷僳的音乐真正的打动了他。他表示,谷僳的音乐是一种以英式摇滚乐的风格为基础,巧妙地利用和结合流行音乐的各种元素的音乐形式。
只不过,谷僳并不认为自己的音乐是摇滚乐,他说:“一个做音乐的人,对音乐的审视要全面和客观。我认为在创作中,采取哪一种形式不重要”。因此他在专辑的创作和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尝试各种新的元素和形式,并且从编曲、配器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从专辑《我是谁》来看,英式摇滚、布鲁斯、乡村音乐、雷鬼乐 (Reggae) 以及多种流行音乐的形式都有所体现。而谷僳认为其中偏摇滚的元素可能多一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选择了某种立场。他认为在创作中多一点摇滚的元素,只是一种把自己的音乐与一些太过滥俗的流行曲区别开来的办法。
可以说,这张《我是谁》体现了谷僳决不流俗的创作才华,他不但独立完成了作词、作曲、编曲,还以自己过去录音师的经验,大量参与了录音、混音等后期制作。更为难得的是,《我是谁》的封面设计也由他一手完成。
乐评人崔恕认为:虽然音乐和生活中,谷僳都和这个时代冰冷的数码音乐打交道,但他的音乐成品却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动人的情感,谷僳很象是一个游走在现实与虚拟环境中的游吟诗人,他在用歌声呼唤人们找回自己真实的感情和真实的心灵。
而谷僳在谈到创作的时候,只是说:“做音乐人要木讷一点,可以使自己在潮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音乐要巧妙一点,作品才会有灵气”。
“谁”赞谷僳?
就此次谷僳变成“许巍升级版”的音乐事件,窦唯和郑钧这两位著名创作歌手也非常难得的表达了自己对谷僳的欣赏。
采访过窦唯的记者都对他那种温文尔雅态度下的沉默寡言感到头疼,这位中国摇滚乐辉煌年代的代表人从不对音乐圈里人和事发表任何看法。破天荒的,这次在回答记者关于谷僳的问题时,窦唯却滔滔不绝。“我听过谷僳的作品。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后生可畏。从某些方面来看,他和许巍有些相象,但是能听得出来他还是有很多自己的味道。谷僳非常有潜质,他的作品在词和曲的结合方面让人感觉非常舒服,那是一种很自然而然的表达。我觉得作为一个音乐人,他做音乐的角度是最重要的。我们很难说一个音乐好或者不好,但是有一个关键的标准在于它真实不真实。谷僳的作品里有很多质朴和纯粹的东西,这是非常难得的”在采访中,窦唯表示他希望中国的摇滚界能出现更多一些象谷僳这样踏踏实实专心做音乐的新人,而少一些专门利用某个音乐风潮兴风作浪的“弄潮儿”。
而作为同样从大西北走出来的摇滚音乐前辈,同时也是许巍的同乡,郑钧在赞赏谷僳作品的同时,坚决认为谷僳的音乐与许巍实际上并不相象。他说:“其实谷僳不象许巍,他还是有更多自己的风格,很多元化,说谷僳是许巍升级版对谷僳也许不是坏事,但对谷僳并不公平”。
但谷僳对此并不介意,他说音乐是一件漫长的事,他目前只关心怎样让自己的音乐能够有更好的提升,他希望有机会能向许巍当面请教。
寻找自己的音乐之路
——谷僳MTV拍摄日志(张同顺)
2005年4月27日 地点:北京
在北京鸿钛时代(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内摇滚乐队著名经纪人郭传林(四哥)的率领下,谷僳创作音乐MTV摄制组一行聚集北京西站,他们将远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进行实地外景拍摄。此时,北京鸿钛时代(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的“脉搏乐队”全体成员,在艺术总监严钢、马健的带领下来到候车大厅,为摄制组送行,同时也送上他们美好的祝愿。
18时53分,T75次列车在汽笛长鸣声中缓缓启动,踏着夕阳一路西行,向着拍摄的第一站——祖国西陲重镇、丝绸之路的起点兰州驶去。参加摄制组进行这样大型的拍摄活动,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我的心情有些激动和兴奋,更有着一种期待,恨不得马上到达拍摄地,立即投入到拍摄工作中去。
在西去列车的隆隆声中,我相信摄制组全体成员一定和我一样,带着一个共同的理想,追逐着一个共同的梦,度过了离开北京的第一个不眠之夜。
2005年4月28日 地点:兰州
15时50分,T75次列车驶进兰州火车站,北京鸿钛时代(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此次谷僳创作音乐MTV拍摄的合作伙伴,甘肃新金典影视有限责任公司,兰州著名制片人、音乐制作人、甘肃新音乐网站创始人张文和摄制组其他工作人员,以及谷僳在兰州多年的好友亲自到车站接我们,旧雨新识,大家一见如故,大有似曾相识多年的感觉,是音乐把我们连在一起,我们将在今后的几天中,一起追逐彼此心中那份美好的梦想。此时,谷僳的脸上更是洋溢着游子回到故乡的激动和欣喜,除了谷僳,我们一行人都是第一次到兰州。此刻,我更多的是看到大家欢笑的脸上透着的一种平静,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的工作,多少个日日夜夜,为之奋斗的梦想。就在踏上兰州这片热土的一刻起开始了,它不仅仅是梦开始的地方,而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庄严,一种神圣的使命。
同样在此刻,在兰州火车站的广场上,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群留着各种新潮奇异的发式,身着各种时尚服装和佩戴着各种前卫流行饰物的艺术家们,当他们在阳光的照耀下,穿行于倦惫的人群之中时,无疑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2005年4月29日 地点:兰州水车园 东方红广场
兰州的天气,比我们在北京想象中要热得多。当我们来到黄河边上、兰州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水车园时,已是烈日当空,气温竟然高达30多度。经过昨天晚上与兰州媒体见面会,北京鸿钛时代(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传林和甘肃新金典影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化昌共同主持剧组的第一次拍摄准备会,剧组按制定好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始拍摄工作,北京鸿钛时代(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老总郭传林,甘肃新金典影视有限责任公司老总王化昌亲临现场坐镇指挥,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导演、摄影、剧务、化妆、后勤保障统一行动,兰州多家媒体也派出记者跟踪剧组采访、拍摄,谷僳多年的好友、兰州摇滚老前辈、大地琴行老总吴亚文先生拿出自己珍藏的最心爱的木琴。
拍摄非常顺利,中午在兰州著名的小吃街,简简单单地品尝了当地特色小吃,下午在东方红广场顶烈日冒酷暑继续拍摄,日籍华人、纪录片摄影师、导演村上先生不得不解除了裹在身上的武装,赤膊上阵,剧组导演张文和他率领的拍摄团队更是各个汗流浃背,短短的一条,往往要不厌其烦地拍上十遍、二十遍,直到满意为止。他们那种认真、敬业的态度,对艺术那种近乎完美的苛刻追求,对工作的那种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更有那西北汉子独有的吃苦、坚忍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也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一天的拍摄任务顺利结束,每个人的皮肤都晒得通红(几天后都出现脱皮现象),看着他们那一身风尘和疲惫,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这一天,剧组一共喝掉了4箱(96瓶)矿泉水!
2005年4月30日 地点:兰州
由于昨天夜里和凌晨的拍摄,谷僳与剧组全体人员已是疲惫万分,凌晨由于天气原因无法拍摄,上午稍事休息,又来到一个大型车场拍摄几组十分具有西北特色的镜头,中午简单的盒饭,导演张文和北京鸿钛时代(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传林以及剧组人员观看拍摄回放,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又共同研究了晚上拍摄《我是谁》室内镜头以及与谷僳配戏的女演员王安琪的拍摄计划,甚至细致到了服饰、发型、演员走位、表情和脸部拍摄角度这样一些细致的技术性问题。
晚上,谷僳的父母及家人宴请我们北京来的一行人,尤其对北京鸿钛时代(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传林的为人,对音乐的鉴赏以及对谷僳的发现与培养所花费的心血,那种慧眼识珠的伯乐精神赞赏不已,并对谷僳签约北京鸿钛时代(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后,恩师郭传林在音乐创作上的指教,在谷僳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关怀,还有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对向业内知名音乐人以及媒体宣传上的大力推荐表示深深的谢意。更是谆谆教导谷僳要以更加刻苦努力,创作更好的作品,报答恩师郭传林,回报社会。谷僳父母言辞不多,但那种舔犊之情溢于言表,那种西北人的淳朴,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内心的感激,深深地感动着我。
我们也为谷僳的父母养育了这样优秀的儿子表示祝福!晚宴在欢乐的气氛中继续进行,主人迟迟不愿我们离去,他们的热情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谷僳因为拍摄关系,我只好提前开车送谷僳去拍摄现场。
午夜时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已进入梦乡,而我们一直在宾馆等待拍摄完毕。郭传林主持剧组开会,听取昨天拍摄情况并观看回放,安排今天(因为已是凌晨一点)拍摄计划,对今天将要前往距兰州300公里外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人员、时间、路线及设备、车辆的准备情况做了细致的安排。逐一落实后才宣布会议结束。此时,天边已经泛着淡淡的光……
虽然几天来紧张忙碌的工作与生活让人十分疲倦,但此刻我躺在宾馆柔软的席梦思床上,望着同住一室已进入梦乡的日籍华人导演村上先生,却没有一丝睡意。
2005 年5月1日 地点:兰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
上午大家还在睡觉,我开车去兰州机场接特意从北京赶来的郭传林的好友,中央电视台编导沈铭先生。回来一起吃午饭(实际上是早饭),想起早年看过一篇纪念著名作家的名为《早晨从中午开始》的文章,此情此景深有同感。饭后稍为休整,做一些准备工作,于17时剧组一行20多人的车队,浩浩荡荡向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合作市奔去。由于修路道路极为难行,下了高速公路只有250公里的路程却足足走了六个多小时。到达合作市已经是深夜12点钟,甘肃新金典影视有限公司王总随剧组前往,亲自安排我们下榻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局帮助联系的雪银龙宾馆。
路上,远在北京的朋友来电话问候,当得知我们一路风尘仆仆地赶路后,发来一条很具幽默的节日问候:“祝劳动节劳动着快乐!”收到朋友的问候,我会心一笑,复信道:“劳动节不劳动也是快乐的!”
睡前按惯例,郭总和王总召集剧组人员开会,研究布置明天的拍摄计划。
2005年5月2日 地点: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
按拍摄计划,早上7点准时起床,吃了早饭,准备好中午的干粮和矿泉水,立即前往甘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团,联系为谷僳配戏的藏族少女以及藏族服饰等事宜。甘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团团长万马扎西,一个地道藏族汉子,性情豪爽,立即安排服装师拉毛草准备服饰随剧组行动。而为谷僳配戏的藏族少女却几经周折,从到兰州起就开始挑选,但都不理想,就在剧组几近绝望的时候,甘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团推荐的学员藏族少女才让卓玛让在场的人眼前为之一亮,郭传林更是喜上眉梢,一试装,“就是她”!真可谓:“梦里寻她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功夫。”
俗话说的好:“乐极生悲”,正当大家欢天喜地抓紧时间前往碌曲县的尕海草原时,车队刚出合作市,剧组的向导车就发生了车祸,所幸无人员伤亡。关键的时刻还是甘肃新金典影视有限公司的王总,马上从当地借来一辆车并安排相关人员留下处理事故,剧组很快继续前行,一路小心,显然大家心中为这次意外多少有些忐忑,就连一路极爱说笑的同事也沉默不语,但很快就被眼前那美丽的尕海草原,静静的阿尼玛卿雪山的美景所陶醉,一到目的地,立即全身心投入到拍摄工作之中。
拍摄热情空前高涨,拍摄工作十分顺利,老天也在尽力帮忙,本来草原上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但今天老天爷格外开恩,也许是我们为艺术那种饱满的热情和忘我精神感动了老天爷。当我们圆满地结束拍摄工作,刚刚收工,草原上空乌云密布,狂风肆虐,电闪雷鸣,劈劈啪啪雨点从天而降,继而夹着冰雹,还没等我们缓过神儿,已经是漫天飞雪……
当我们车队在雨雪中返回住地的路上,我想起了朋友的问候:“祝劳动节劳动着快乐!”
2005年5月3日 地点:尕海
凌晨3时,叫醒大家,准时出发赶往100公里以外尕海草原拍日出镜头(剧组准备会没有因为第二天早起而停止召开,虽然已是午夜时分),关于拍摄情况,引用导演张文在后来写的回忆文章吧:“我们到了目的地,天边已经有了朝霞,太阳很快就升了起来,大家用最快的速度安装调试设备。当那轮红日冉冉升起时,谷僳向着太阳走去,身后摇臂上的摄像机缓缓升起,划过谷僳的头顶……”
他继续回忆到:“所有的快乐苦痛在这一刻凝聚成了蒙太奇的语句,在我们看来,它讲述着观众并不曾看到的故事。每一个作品诞生的背后,都有着很多故事发生,那故事带给我们的回忆是无穷的,当多年以后我们都苍老,但是能够记起来的,除了作品,就是那些当初留给我们很深烙印的回忆。”
当天晚上,剧组又长途跋涉,历尽艰险,于深夜11点抵达下一个拍摄地点: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2005年5月4日 地点: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一清早,我就起来外出散步,忽然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群山环抱之中,宾馆门前是一泓清澈的湖水,四周的山上长满合抱粗参天古杉翠柏,山间小溪的潺潺流水与林中各种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清新的空气中徊荡,而这一切一切又都迷漫在清晨的薄雾之中,给人一种飘飘渺渺恍如置身于神秘的仙境之中,难怪有人形象地把此地称作“东方的瑞士”。我一生虽说游历不广,但几十年来也曾走遍祖国万水千山,但面对眼前这般美景,让我对朋友说这是人们眼中或听说或想象中广袤无边黄沙滚滚的大西北,别说朋友不相信,连我自己都不相信!
由于昨夜的山高路险,我开的桑塔那小轿车被刮断了输油管,停车后只做了简单的处理,所以上午才做了认真修理,但因山远地偏没有配件,只好因陋就简,用随身携带的油笔芯代替配件,效果十分理想,之后随剧组前往冶海湖拍摄地,此时天空下起小雨,盘山土路极为坎坷,车子在泥泞中滑行,一边是塌落的石块,一边是悬崖峭壁,快接近山顶时遇到大塌方,剧组其他车辆(全是越野吉普车)和拉设备的车都冲了过去,而我开的这辆剧组唯一的小轿车无论如何过不去,只好返回住地。
剧组拍摄完毕,吃饭后返回兰州,夜间又下起了大雨,临洮至兰州高速公路上雨雪交加,越野车方向杆出现故障,拉设备的车刹车系统几乎失灵,但整个车队前呼后应,发挥整体协作精神,于凌晨2点钟,平安地返回兰州。
兰州似乎一定要给我们留下点什么,否则就算我们白来了一趟兰州似的。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早已经预定好的宁卧庄宾馆贵宾楼时,恰巧遇到了百年难逢的大停电(但只限贵宾楼,而且是刚停不久)好像是主人刻意安排的一样,于是我们一行人开车游荡在兰州深夜空旷的大街上,寻找夜市的小店,大碗喝白干,大碗喝羊杂汤,大嚼羊肉串,打发着时间,等待着天亮,这恰恰又给即将离别的兰州添了一道风景。
艺术家的生活可不尽是掌声、鲜花和浪漫呵!
2005年5月5日 地点:兰州
上午睡觉,中午起床吃早餐,观看导演张文带领工作人员连夜赶制的谷僳MTV拍摄花絮,由于剧组安排当晚于宁卧庄贵宾楼举行答谢兰州媒体宴会,他们又赶制了宣传画,布置宴会会场。晚宴上北京鸿钛时代(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传林,甘肃新金典影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化昌率领全体剧组人员现场观看了谷僳MTV拍摄花絮,听取了导演张文对此次拍摄的介绍和感想。我代表北京鸿钛时代(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传林、甘肃新金典影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化昌及剧组全体人员,对前来参加以及因其他原因未能赶来的兰州媒体同仁对我们剧组此次谷僳MTV拍摄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也对我们的合作伙伴甘肃新金典影视有限责任公司的同仁们表示崇高的钦佩之情和兄弟般的敬意。至此,北京鸿钛时代(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甘肃新金典影视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拍摄“数字时代的游吟诗人,谷僳创作的《我是谁》和《那风筝》两首音乐的MTV”,历时7天,行程1600多公里,圆满成功!
最后,借用导演及媒体对此次拍摄的一致评价:“到目前为止,谷僳《我是谁》和《那风筝》这两首MTV,是甘肃有史以来最为出色的两部作品。”我作为自始至终参与此次拍摄过程,就我亲眼所见和亲身经历而言,认为此言不虚,我相信看过这两部作品的人也一定会认为,此言一点不为过。
后 记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激动的,仿佛又回到了那拍摄的日日夜夜,以至于写完这篇文字之后仍深深的沉湎其中,想当时我随剧组看到郭传林,王总那气度神闲的指挥风范,剧组人员那不辞辛劳,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心里不由地产生一股敬意;但想起当时亲身体验那般苦难时,我曾暗暗思衬,如果让我选择职业,我决不选择做媒体工作,但如今我坐在灯下,却不得不为自己当初那种浅薄的想法为之脸红。“如果有来生,我一定选择媒体职业,做媒体人,”我坚定地对自己说:“如果明天剧组又有新的拍摄任务,无论去哪里,我将第一个报名!”
最后,我想说:朋友们,来听吧,“数字时代的游吟诗人”谷僳音乐专辑《我是谁》,用心灵去倾听吧!在这个躁动、匆忙、紧张而且充满各种诱惑和压力的大变革时代,你会从谷僳的音乐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它将带给你心灵上某种意义的真正的宁静,它带给你的绝不仅仅是美妙的声音和感官上的愉悦,它将带给你心灵深处的香格里拉!
谷僳
谷僳
1981 年生于兰州
曾经梦想想做鼓手
后来却做了吉他手,之后
组摇滚乐队
上学
演出
教学
编曲、制作
录音、缩混
……
然而,
最重要的是创作
为自己
为热情
为生命
为一切
不停地创作
专辑名称: 我是谁
歌手姓名: 谷僳
所属语言: 国语
发行日期: 2005-8-16
标签:谷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