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五>百科问答>关于罗生门式叙事,你知道吗

关于罗生门式叙事,你知道吗

2024-05-16 07:02:57 编辑:join 浏览量:613

关于罗生门式叙事,你知道吗

最近,大家有没有追《叹息桥》这部港剧,从播出以来,这部将一个多角爱情故事讲得日常又悬疑的港剧引发了很多剧迷的讨论,并在豆瓣收获了8.8的高分,有望成为今年年度最佳港剧。

而不同于其他热播剧的是,对于这部剧,观众不只限于对剧情进行讨论,还研究起诸如故事的视角、导演的意图以及镜头语言等创作领域的问题。

《叹息桥》在叙事上的成功可见一斑,而说到这部剧主要运用的 罗生门式叙事技巧 ,就要从70年前的一部日本电影说起。

01

“罗生门式叙事”的由来

1951年对日本电影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黑泽明导演的电影《罗生门》获得了第12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狮奖。而以此为契机,日本电影开始进入欧美市场,各大电影院校也开始开设日本电影相关的课程。

《罗生门》的开创性始于故事的文本方面,电影改编自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密林中》,在这个故事中,观众唯一能确定的信息是一个武士死了,他的妻子被一个强盗强奸了,而这个强盗是整个案件的嫌疑人。

除此之外,我们所能掌握的信息就只剩下强盗、武士的妻子、武士的灵魂和目击案件的樵夫这四个人各不相同又互相矛盾的证词。一个故事四个版本,将人性的复杂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种现在看来融合了pov和非线性叙事的特殊叙事方式,震撼了当时的观众,在此之前没有人见过这样讲故事的电影,从此人们就把这种叙事模式称为了“罗生门式叙事”。

02

什么是 “罗生门式叙事”

从哲学和心理学上讲,罗生门效应的本质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从自身的情绪,立场和利益出发去描述一件事,而经由我们描述过的事件会多多少少出现失真甚至扭曲的现象。

基于这个现象,“罗生门式叙事”往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多个矛盾的倒叙

“罗生门式叙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个事件以多个当事人的视角,通过回忆的方式讲述出来,从而为同一事件创建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叙述。

在电影《罗生门》中,樵夫发现了武士的尸体,强盗声称是自己杀死了武士,而在对强盗的审判中,武士的妻子和武士的灵魂却对此予以否认,并各自给出不同的证词。

至于究竟孰对孰错,评判的标准交给了读者。这也使得故事中的人物更加丰满,更加贴近现实;

非线性叙事

“罗生门式叙事”是一种侧重写人甚于写事的叙事方式,而人是复杂的,这就连带着写事也变得复杂起来,倒叙,闪回,闪前,断裂 、省略······几乎你能想到的非线性叙事手法都可以用在罗生门式的故事中。

所以,即使抛开故事所探讨的深刻主旨不谈,读者仅是以猎奇的心态去参与故事的解密也是能得到很大满足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商业电影会使用罗生门式叙事的原因。

不可靠的叙述者

《罗生门》之所以经典,在于它说出了人类行为的真相,即我们本质上是不可靠的叙述者,永远无法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

这份不可靠可能源自人们自我保护,自我美化的无意识天性,也可能源自故意的撒谎。

而作为拥有上帝视角的读者,则会通过对比多个故事版本的细微差异拼凑出人物不同的性格光谱。

没有明确的真相

在《罗生门》中,关于到底是谁杀了武士这一问题,作者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这对悬疑故事来说无疑是一招险棋,用好了就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而用不好则会让读者一头雾水。

03

“罗生门式叙事”的应用案例

由于“罗生门式叙事”有着把故事变得复杂的独特功效,因此,我们常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它的身影,以下是一些经典应用案例:

为了不剧透,这里就不展开分析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案例都对经典的“罗生门式叙事”做了一些改良,最常见的改良就是在故事中引入一个侦探视角或者上帝视角用来揭示出案件最后的真相。

虽然这种改良会相应削弱故事的深度,但“罗生门式叙事”利用人性的偏见所创造出的神奇翻转效果依然十分有效,且屡试不爽。

转自 世界观著

标签:罗生门,叙事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5.com/answer/7149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