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五>百科问答>你怎么看多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这件事?

你怎么看多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这件事?

2024-08-03 08:49:04 编辑:join 浏览量:588

你怎么看多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这件事?

大学是供学生学习、深造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不是风花雪月谈情说爱的地方,更不是混日子混文凭的地方。

高校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进行清理,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管理方法。严字当头,让那些占着学位混日子的大学生、研究生不喝凉粉,腾腾位,让那些有志者、愿意学习的学生多了一个上学的机会。

现在的大学生,本身就是靠父母的血汗钱来上学的。有的家庭本身就底子薄,供养一个在读大学生,花费了家庭绝大部分的收入,使得父母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去打拼,多挣钱。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多学点知识,用以将来改变家庭面貌。孰不知,被寄预厚望的学生,在大学混日子,这下好了,大学开始清理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对于被扫地出门的学生,将以何颜面对江东父老的?见了昔日的亲戚朋友如何交待?

大学早就该这样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让学生心里明白,进了大学的门,这里不是混日子的场所,而是为国家、为民族和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的合格人才。

大学扩大招生规模以后,由培养精英人才进而转入平民化教育,满足了广大中学生上大学的期望。但不否认的是,随着大学学生守则的修改,学校管理手段逐渐失去权威。让少数大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到了考试临时抱佛脚,靠蒙混过关混文凭。实属不应该啊!(2020/01/22)

对于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业的学生就要按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处理,这样才可以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

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2019年11月延边大学发布公告,清退136名攻读研究生(博士14名,硕士122名)。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末取得学位並毕业。

随后又有近30所高校公布了清退硕博士研究生,超过1300名。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清退理由大都是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也就是未取得学位並毕业。

一时间成为关注热议焦点。

笔者的态度是同情惋惜,肯定,支持。对被清退的学生感到惋惜,同情。对高校的决定予以支持。做法给予肯定。

显然,被清退的学生们有想法,因为损失太大,家长也可能不接受,想不通。但主要责任在学生,家长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有苦果就应该分担。

历朝历代到今天,无规矩不成方圆。单位,部门,学校都有规章制度,必须人人遵守。违反了就得接受处理处罚。就待付出代价。这就是管理,这就是制度。

这件事有重大深远意义,並带来一些思考。

这件事反映出国家研究生招生制度有待深化改革。可否走向大学生全国统一招考研究生的招生模式?为什么有这么多大学生学业未完成,没有取得学位並大学毕业就去攻读硕士研究生?有的长达15年都没有取得大学学位並毕业,凭什么条件去攻读硕士研究生?说明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目前存在问题,必须加以改进。

这件事对在校高校学生是一个警示,将鞭策在校大学生勤奋努力学习,必须在学制到期,或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大学学业,取得学位和毕业。否则将影响深造和毕业就业。

这件事将改变错误认为高中学习勤奋努力,而进大学后可以高忱无忧,随变应付了事的错误看法。对整体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必须勤奋努力学习,没有松懈的阶段。只有努力奋斗,只有最大付出才有收获,才能成功!

我之前发表过关于这样的看法!非常正常。这是对于考研风的一个调整,现在太多的学生考研不是冲着学问去的,而是为了好就业、随大流、逃避社会、把上学当职业去的,这种清理最少可以清理下研究生队伍,我支持!但我给有些学校跟风提点意见。有些学校,如果如上学生太多,太多的学生难以按时毕业,学校也应该检查下导师的职责是否尽到!学校的制度是否需要调整?因为对于一些普通学校,招聘或者提升的导师,素质较低,对学生不管不问,如果过多的学生,或者同一个导师连年学生都有问题,那么,首先需要清理下导师队伍,对于那些对学生不负责任、不痛不痒、水平较低的导师,也应该进行清理才对。

近几日,许多高校清退研究生人数超过1300余人,不乏包括一些国家985、211及其双一流高校,其中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家知名高校赫然在列,其清退的主要理由就是这些硕博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取得硕博学位证书并顺利毕业,而且超过了最长的年限。

这无疑是高校又一次加强学生学业规划管理和学术科研有序化规范实施的重要信号,高校从学业要求方面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从那些不认真学习,整天喝大酒、睡大觉的本科生所凸显出的各类学习态度不端整治上升到研究生学术科研治理整顿,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生学术科研治学严谨的态度。

众所周知,当前一些国家知名高校对于学生的学业管理制度更加严格,学生必须一丝不苟的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认真学习,这些知名高校的天之骄子本身就是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而且这类高校的学科体系建设实力突出,硕博建设和一级学科授权比较多,高校校园学习氛围浓厚,学生一进入这类高校,会完全被这类高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浓郁的学术科研氛围所感染,从而萌发出考研读博的想法。

而一些普通一二本层次的院校学生则没有知名高校的优越性,部分二本层次的院校由于没有一级学科硕博建设和授权点,考研读博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拼搏,才有可能顺利进入其它拥有一级学科硕博建设点的高校,二本层次的高校的学生要想取得理想的成功,远远要比国家985、211高校学生付出更加艰巨的学习过程。

国家985、211知名高校,部分高校由于开设有研究生院,各类研究生人数众多,甚至一些高校的研究生人数和本科生持平。越是知名高校,对于激励优秀本科生选拔机制越完善,例如免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名额比较多。因此众多研究生群体中有部分研究生是通过保研或者推荐的结果直接就读;而且部分高校在研究生招生录取过程中针对本校的本科生招生具有一定的“优惠”措施。以上情况或多或少的造成了个别研究生在治学态度和科研学术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不严谨、学习态度不端等问题。

进一步优化高校办学环境,营造高校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高校学生一丝不苟的治学水平、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势在必行。问题中描述的情形也是高校加强高等教育培养管理体系建设的一次具有现实意义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为那些高校“混日子”的学生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全国多少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这件事情是再正常不过的的。因为长期以来学术领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不足,有许多学生虽然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但是长期没有毕业,成绩没有达到相关毕业的要求,有的甚至把研究生读了5,6年,7,8年,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学术的严肃性权威性。所以,全国多所大学清理1300多名研究生非常好,是真正回归教育的严肃性,回归硕士研究生学科设置的权威性。早都应该规范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办学体制和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为现在有不少的学生,因为考上了本科大学或者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就认为是进了保险箱,没有上进心,没有朝气蓬勃的精神意志,没有只争朝夕的崇高境界,浑浑噩噩,不求上进,不学无术,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硕士研究生办学的形象和水平。现在全国各地多所大学严肃清理,整顿研究生招生的办学体系和办学秩序,非常好,大快人心,值得点赞。

文综地理如何考高分

对于文综地理来说,高考的变动不是很大,在选修部分删除了自然灾害部分,留下了环境保护与旅游地理部分。根据历年高考的平均分状况来看,旅游地理部分得分相对偏低,环境保护部分和灾害部分较高,因此,这次改革不但没有增加难度,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选择而带来的时间浪费。在一般情况下,环境保护会成为主要选择。

相对于原来的灾害而言,环境保护部分出题类型更具变化,更需要发挥理性思维与想象力。但是,它也是有许多共通性的。将20个环境保护的题与答案放到一起,你会发现,许多题目选取的案例是十分类似的,比如很多题目会有以污染为中心的案例。你还会发现,这些题的设问与答案是十分类似的,设问许多为原因、危害、解决措施等,而答案也有很多共同的思路和具体的要点,比如措施分为技术措施和社会措施等。

2历史文综题怎么答

今年高考文综历史历史改革无关痛痒,不过是删掉了三道历届既不学也不做的选做题。所以本文由学长我为大家再次梳理一下历史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选择题

1.审题

历史的选择题尤其是高考题,特别注重对文本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有很高的阅读能力。审题一定要慢,做到“稳、准、狠”。一般来说,我做题的时候都严格要求自己审一遍题得出“谁,什么时间,什么背景,出于什么目的,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这几条信息。读懂材料是历史这门文科性很强的学科的核心,在此奉劝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读不懂题干就看选项,不然云里雾里还要回过头来读题,不仅浪费时间更是打乱做题节奏。

另外说一句当年历史小王子做题得出来的经验:一定要探究历史人物内心的目的,不要看他做了什么,而要看他想做什么。所谓历史主要不过是两方面:人的主观与时代的客观。

2.排除

排除选项按着史实不符(时间,先后顺序等),主体不符,范围不符的顺序逐一排除。当然,绝大部分情况下出题人为了恶心你都会制造一个模糊选项让你在最后两者间徘徊不定。针对这种情况我个人比较推荐“代入法”,即把选项题干看看逻辑是否通顺,屡试不爽,无论如何也比看着两个长得差不多的选项干瞪眼好得多。

主观题

主观题方面没有太多想说的,最主要一点就是思维一定要发散,面宽不必深,判卷老师没空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我做题之前都要默念一遍政经文科对外等等常见角度,按着套。主观题如果材料里有与题目相关的一定占分,所以一定要把材料分层概括各层主旨。

学校这样做是对的,避免了相当一部分有学历没有真正知识的人存在,特别是那些在职研究生,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纯粹拿钱换个文凭,这样除了评职称以外还有什么意义,如果让学生一考进去就等于进了保险箱的话那国家培养他们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就应该进行考评,做到实事求是,不行就出局!

这个举措太好了。让那些一进大学就想混日子拿文凭的人醒醒吧。这是教育改革的一项进步。中国需要严进严出,中国需要真正的人才。

标签:清退,多所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5.com/answer/25639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