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入索尼WI-1000X无线蓝牙降噪耳机,是为了填之前自己挖的一个坑,那就是在写MDR 1000X的原创测评的时候,自己最后的感叹:什么时候索尼能出一个BOSE QC 25同级别的蓝牙入耳式降噪耳机? 当时就听闻WI-1000X的消息,也在网上见到了真机图,奈何不想等待,入手了MDR 1000X。这不,今年10月份WI-1000X正式发售的时候第一时间入手了稀缺的黑色版本。
选择WI-1000X的理由有四点:一是入耳式更加便携低调,可以应对炎夏和寒冬等各种天气状况;二是绝对舒适不夹耳朵;三是LDAC加成的无损音质,在蓝牙降噪耳机领域独当一面;四是不输其他产品的卓越降噪性能。如果你还在为选择蓝牙降噪耳机而发愁,WI-1000X 绝对是一步到位的不二选择。
现在天猫和京东全线缺货,可以在索尼官网入手:
▲正面照,整体更加简洁,盒子也不如MDR 1000X那样大,最下方是一系列的黑科技,诸如Hi-Res高品质音质、基于SENSE ENGINE™ 技术的个性化声音设置等。
▲背面则是一整版的产品介绍,几乎囊括了Wi-1000X的各项优点和黑科技。
▲不同于MDR 1000X的保修卡,这次WI的保修卡放在了侧面,更加显眼和大气,采用了金黄色,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注册,还可提供额外一年的保修期,也就是一共保修2年,可谓良心。
▲底部也是密密麻麻的说明,底部右侧是产品条形码,开口也在底部。
▲整个盒子不算小,但是对比MDR 1000X 还是稍微小点,纯黑色的方正设计,正面是亮白色的Sony信仰logo。
▲下方附赠了一张简单明了的使用说明,夹在盖子中间,整个操作方式一目了然,即:音量+-、短按多功能键暂停/播放、双击多功能键下一曲、三击多功能键上一曲、长按激活安卓或者ios语音助手。这就是全部的操作了,是不是简单直接?
▲采用翻盖式设计,翻开即见到耳机本体,采用颈戴式设计,从两边分别接出线来连接耳机。可以看到和颈部接触的部分仍然采用了柔软的皮革,内置填充物,但是皮革和下方的接缝处的处理有些不够细致,有一点褶皱。
▲拿开耳机板子就可以看到下方的各种说明书和配件了。
▲这就是所有的配件了:保护袋一个、可更换的大小耳机套数幅、飞机转换头、耳机连接线、充电线、说明书。不得不吐槽一下,相比MDR 1000X赠送的硬壳皮质保护袋,这个简直太寒酸了好么
▲数幅不同大小和颜色的耳机套,除了常见的硅胶耳套,还有官方称之为三重舒适耳塞,每种S/M/L各一套。貌似材质不是硅胶,看表面的纹理,属于泡沫硅质,此耳塞可以更加有效的阻隔噪音,佩戴时也可能会发出噼啪声,这是由材质决定的,属于正常现象。
▲飞机转换头、充电线和耳机连接线,耳机连接线插入耳机后,即使在没电的情况下,也能像普通有线耳机那样听歌,可短暂缓解没电的困扰。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连接线的材质还是比较耐用的,表面进行了纹路的处理。
▲接下来看我们的重头戏:耳机本体。不同于Bose qc30入耳式降噪耳机的圆形项圈,WI-1000X和颈部接触面采用了弧形来贴合颈部,前面采用直线设计,个人觉得这种设计更加美观,至少,不那么像狗圈了
▲从侧面来看,整个耳机并不是平整的,而是突起的弧形设计,这种设计可以保证戴着的时候整个耳机紧贴着身体顺延下来。
▲耳机两侧均为Sony的凹印logo,线材可以通过中间的卡口收纳起来。
▲采用三明治结构,外侧的线材收纳塑料层,中间是抛光的金属支架,内侧为圆弧形体,内面应该包含着各种元器件。右侧外层结构上印有索尼的一触即连标志,可以和诸如索尼A35等进行快速配对连接。
▲耳机左侧为控制单元,分别是开关、音量键、多功能键。开关旁边有一个指示灯,充电时显示红色,充满显示绿色。音量+旁边的小孔可能是麦克风。
在断开usb和关机状态下,同时按住开机键和多功能键超过7s,蓝色指示灯闪烁4次,可以重置耳机到出场默认状态,所有信息,包括配对信息均被删除。
▲右侧为数字降噪引擎,通过按压突起可以改变降噪模式,一共有三种模式,分别是降噪模式、环境声模式、和关闭模式。。充电时同时按住开关机键和此键可以重置耳机,但是会保留配对信息。
▲接口处通过“L”或“R”来显示左右耳,材质是金属,其中右耳用红色来表示,细节上做得不错。“L”端里面内置有蓝牙天线,将此端转向蓝牙连接设备可提高蓝牙通讯的灵敏度,改善信号断断续续或丢失的情况。
▲耳机左边写有“Wireless”,相同位置的右边写了型号“WI-1000X”,还能看见索尼独家的“一触即连”标志。
▲这个不应该叫“头梁”而应该叫“颈梁”了吧。中间是激光雕刻的Sony标志,不是很明显;整个是金属材质,光泽度不错,就是磕碰的话可能有磨损的风险。
▲耳机顶部的小孔为降噪麦克风,降噪主要也是通过这些小孔收集外部噪音,然后降噪电路向其发送相等的反向消除信号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如果用手遮挡住降噪麦克风,那么降噪功能或者环境声模式可能无法正确运作,或者会发出嗡鸣声。
▲耳机内侧的小孔,应该是降噪麦克风的释压孔。
▲耳塞部分采用亮面处理,材质很像金属,但是摸着又没有金属的质感,所以可能是学了三星的那一套,使用的塑料加金属喷漆,希望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不会掉漆。操控部分的材质采用的是比较粗放的磨砂材质,整体看起来不够细腻,感觉这和Sony一款的作风不太相符,但是考虑到这部分可能需要经常和衣服或肉体
接触,必不可少的防滑或者抗磨损 似乎有必要,不过这都是我的臆想。
▲拆掉耳机耳塞,可以看到内部还有一层海绵进行消噪和阻隔异物,耳塞内面都通过颜色标记进行区分。
整体照,整个开箱、细节和功能的分享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实际体验一下。
▲开机之后进行配对,配对需要长按开机键约3s,此时蓝灯和红灯交替闪烁,打开手机蓝牙,即可搜索到WI-1000X。需要说明的是,耳机支持多个设备连接,重新配对就可以,但是不支持多个设备同时连接,选择某个设备时需要手动选择。
▲点击即可快速连接成功。当然如果你有支持一触即连的设备,可更加快速的进行触碰连接。初次连接到手机后,会跳出来一个对话框,提示你安装对应的APP,也就是Sony's Headphones。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视频来详细了解一下搭配的APP的基本情况:
▲正常的佩戴状态,建议穿有领子的衣服,如衬衣,将耳机戴在衣服上,基本感觉空无一物,没有任何负重感,个人觉得也是最舒适的佩戴方式。当然如果外面再套一件外套,可能会对耳机造成挤压,导致耳机不稳而滑动。再说我钟意入耳式降噪耳机的原因,不如耳罩式那么惹眼了,一般不仔细看很少会注意到;另外,即使佩戴一整天,耳朵也清清爽爽没有不适感。
▲当佩戴时候和皮肤接触,就会有一定的异物感了,好在与皮肤接触的皮质材料相对舒适,压迫感倒不至于,但总感觉脖子上有东西怪怪的,习惯就好。
▲充电接口,都说WI-1000X支持快充,但是这个快充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快速充满电,这个快充值的是,充电15分钟后可以保证耳机使用约70分钟,一个多小时,实际上并不长。实际体验下来,整个耳机充满电耗时约为3.5小时,时间还是比较长的,不知道内置电池容量是多少。
▲官方标称的开启降噪使用时间是10小时,个人觉得可能稍微有点水分,如果中间放置1-2天不使用的话,感觉电量损耗也不低,有几次带出去没多久就没电了,甚是忧愁。项圈的待机耗电尚且如此,那么降噪豆的情况可能就更不容乐观了。
▲当时开箱的时候有两个朋友在旁边,商店放着音乐,旁边还有人在说话,妹子戴上后,第一句话就是:什么都听不见了。我在旁边说话,她表示只看见我嘴在动听不见我说什么,可以说瞬间进入安静冥想状态,降噪效果不容小觑。
▲在噪音环境特别复杂的公交车上时,高频噪音难以消除,但是也不是那么刺耳,整体的感觉是噪音削弱了50%,别看这50%,等到你摘下耳机时候,轰隆的噪音扑过来,你会惊异于以前自己对如此大的噪音有这么大的承受能力。
总体而言,个人感觉,降噪能力不输业界老大Bose。
▲音质也是我选择WI-1000X的重要原因,在音质上绝对不妥协的态度也让Bose不在自己的购买之列。LDAC加持的WI-1000X 配合我的索尼A35,可以做到近乎无损的音质传输。另外,SBC、AAC、aptX、aptX HD也是WI-1000X 支持的解码类型,所以,即使没有多尼设备,在音质上也相比一般的蓝牙耳机有更好的音质。
▲另外,搭载全数字放大器("S-Master HX™"),以更广的带宽降低了噪音和失真,可以感受音乐细节及氛围。内置的9mm驱动单元可呈现浑厚低音和通透的人声,动铁单元可展现自然清澈的高音。两个驱动单元共同配合,可在频率范围内呈现稳定流畅的频率响应,让音乐娓娓动听。
可以说,在降噪耳机里面,索尼做到最好的音质效果;在高音质蓝牙耳机领域里,索尼也做到了最好的降噪效果。
一步到位不后悔,这是我对索尼今年的这款诚意之作的评价。正如开篇所说,我选择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索尼第一款入耳式无线降噪耳机。低调的入耳式、目前最为平衡的音质和降噪,给我一个不选择它的理由?一向理性消费的我,毫不犹豫为姨夫的微笑续了一秒。至于为什么不买降噪豆,只有一个原因:没有LDAC。再挖一个坑,下一代降噪豆如果配备了LDAC,即使稍微再贵一点,我再买了测评!
优点:
入耳式设计,舒适无压迫,比耳罩式样低调很多,避免装X;
天气适应性和地域适应性更强,不论是炎夏还是寒冬,不论是东北还是海南,都可以使用;
完全达到预期的降噪效果,还我清静世界,与此同时,还能做到业界最好音质,降噪+音质完美平衡;
结合APP使用,可调节性更强,也更加多样,看来APP还确实是必备的;
相比耳罩式更加便携。
缺点:
待机时间还是觉得不够长,充电3.5小时略长;
细节处理上还不够细致,有不少褶皱和胶水,马拉西亚产还是不如国产;
就送个破布袋子作为保护套,不够诚意;
不支持多设备连接,需要手动选择;
你说价格?和大法谈什么价格!
我是校清新Ron,欢迎大家关注我,同时欢迎各位收藏、评论、打赏。下次见!
标签:SONY,WI,1000X